科技支撑的力量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撑服务地质灾害防治纪略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技术人员在金沙江白格滑坡开展深部位移监测。任淑珍 供图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调中心在重庆市巫山县布设的鸡脑壳包滑坡实时GNSS监测点。范基姣 供图
我国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据统计,全国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8.6万余处,受调查精度、技术等因素影响还有大量隐患尚未查明。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负有为自然资源部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职责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的职责。为履行这一职责,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瞄准地灾高易发区,研发高精度调查监测技术方法,开展大比例尺地灾调查和风险评价,更新完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
地质灾害调查:向高精度迈进
地质灾害调查是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2005年以来,为进一步掌握中—高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特征,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开展了以地面调查为主、辅以少量钻探和物探工作的较详细调查评价示范,为全国开展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标准和示范经验。截至目前,全国共计完成1585个县(市)调查和3万余处隐患点勘查;其中151个县(市)完成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并针对城镇密集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开展了1∶1万地质灾害易发、危险和风险区划。
2013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以查明孕灾背景、易滑地层、主控因素、成灾模式、识别标志与预警判据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试点示范,目前已累计完成调查面积3万平方公里,在重点地区开展了1∶1万调查工作,在调查评价基础上于2017年编制完成了全国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易发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级,面积分别为121万、273万、318.2万平方千米,中—高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川东渝南鄂西湘西山地、青藏高原东缘、云贵高原、秦巴山地、黄土高原、汾渭盆地周缘、东南丘陵山地、新疆伊犁、燕山等地区。
随着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系列支撑服务地质灾害管理和社会公众的信息化成果,包括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录入、检查验收、集成系统,群测群防数据采集系统,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服务社会公众的地灾地图应用等,并逐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体系。近年来,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平均每年更新约70个县(市)调查成果资料,初步形成“全国—省—市—县”四级地质灾害数据库联动更新机制。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目前记录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约28.6万处。
为支撑服务地质灾害防治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实施了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西部黄土区地质灾害调查、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地质调查和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化4个工程,在南方山地丘陵区和西部黄土区针对不同孕灾背景示范开展地质灾害高精度调查、典型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以及重大高位远程地质灾害成灾机理调查研究,构建地质灾害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风险管控技术方法,建设完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和数据库。
地灾监测预警:示范引领获初步成效
监测、预警是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力手段。我国目前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以群测群防为主,仅有部分隐患点开展了专业监测。
群测群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当前,我国已建立起县—乡—村—组四级群测群防体系,1765个县(市)完成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全国约有30万名群测群防员,通过埋桩、埋钉、贴片等简易方法对房前屋后、村庄周边的地质灾害开展监测,初步实现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全覆盖,为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工作,先后在三峡库区、汶川地震灾区、云贵高原和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开展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为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以及专群结合网络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三峡库区巫山县新城区,中国地质调查局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示范站。通过引进高精度GPS、固定式钻孔倾斜仪、BOTDR等高新监测技术方法,研制开发TDR、孔隙水压力监测仪、滑坡地下水微流速监测仪、地温与氡气监测仪等新型监测仪器,探索出一套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功耗低、供电方便、运行稳定、控制灵活、性价比高、易于推广的箱体式实时监测台站建设方法,解决了监测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发布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实时监测。
在西北黄土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滑坡,建立了集成滑坡诱发因素—坡体应力—滑坡变形的多参数综合监测体系,提出了黄土滑坡灾变的关键因子临界预警判据阈值,实现了远程自组网多参数监测网络体系,建立了集关键理论、关键参数的黄土滑坡综合监测示范基地。2015年4月29日,通过建立的黄土滑坡预警预报平台,成功预警黑方台南缘党川村罗家坡段滑坡,避免了450余人伤亡。
在西南山区,按照代表性、典型性和危害性的原则,在大渡河流域中游选择28处地质灾害点建立了6个监测示范站,安装了深部位移计、地表GPS、三维激光扫描仪、InSAR、水位计、雨量计、地声仪、泥位计等监测设备213台,建立了地质灾害单点和区域相结合、降雨和地质环境相结合的综合预测预报体系。2013年6月20日晚7点32分、2013年7月12日14点57分,该预测预报体系先后发布了海螺沟风景区3号营地的热水沟泥石流预警信息,100多人及时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
201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相关企业,集成研发了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备样机,并在西南山区、黄土地区、强震山区和高山—极高山区等4个区域开展样机安装和监测预警。
此外,近年来,重庆、四川、云南、甘肃、湖北等省(区、市)也相继开展了专业监测站点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自然资源系统累计建设多层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自动化监测点5700余处,交通、水利、旅游等部门结合需求也建设了部分监测设施,为提高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推进全国地灾数据库与省级数据库的互联互通。截至今年8月,已基本实现25个省(区、市)与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和动态更新,系统掌握了全国地质灾害隐患本底数据、群测群防数据、部分专业监测数据和灾害事件等,并有助于及时掌握全国和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
今后工作部署:精准服务防灾减灾
地质灾害防治任重道远。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地灾调查评价精度、国土覆盖明显不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水平亟待提高,地质灾害成灾规律研究、隐患早期识别和精准预警预报依然面临技术挑战。
7月25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的全国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视频会议明确提出,不断提高调查精度,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的科技支撑能力。7月25日~27日,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昊带队到湖南省郴州市调研地灾防治工作时指出,地灾防治在发挥已有群测群防好经验的基础上,还要大力加强技术支撑,不断提高地灾隐患点发现、监测、预警、治理的专业水平,让各级政府心里更有“底”,群众更有安全保障。要加快部系统已集成研发的预警设备样机在重点地灾隐患点进行试用、完善、推广,将群测群防和技术手段的作用叠加。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和部党组的有关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基于以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基础,探索开展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与区划示范。完善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孕灾控灾因素体系,建立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技术方法体系、成灾模式和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方法,示范开展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建立风险源头防控体系。对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集镇、村落等人口聚集区以及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区,采用边坡雷达、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等新技术新方法,开展1∶1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查明集镇建成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斜坡结构和稳定性、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成灾特征、影响范围等,评估地质灾害风险,提出应对风险对策。
针对近年来突发地质灾害隐蔽性强、高位远程地质灾害识别难度大等实际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建立基于综合遥感的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技术体系,建设国家级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中心,构建大数据与高性能计算技术支持下的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平台,开展遥感数据自动化计算分析与地质灾害隐患智能化识别,实现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本底调查与动态更新,显著提高隐患识别能力和调查效率。
围绕地质灾害防治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将深入开展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示范。充分结合我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特征,针对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三类突发性地质灾害,选取可靠耐用、精度适当、部署简单、经济合理的装备,加大样机试用力度,对装备性能指标、功能配置、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验证。通过样机试用与完善,推进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监测预警覆盖面、精准度、时效性,大幅提高我国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覆盖率。
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三维仿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将汇聚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数据和遥感、气象等相关行业动态数据,实现地质灾害数据汇聚、管理、分析评价和服务全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功能全面、稳定可靠、开放共享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和多级多部门联动更新、高效整合的地质灾害数据库,精准服务防灾减灾,显著提升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水平与防灾减灾支撑服务能力。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