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群测群防:基层地灾防治的创举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关凤峻 发布时间 2016-03-01

      群测群防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一个创举,是我国地灾防治有别其他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群测群防是“性价比”极高的地灾防治监测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效,因而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我国有33万群测群防监测员,绝大多数是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村民小组长和党员同志兼任。我国农村独特的村民自治体系和党政设置架构是我国有别其他国家的地灾群测群防体系能够被创造出来的基础,是它在短期内就形成基本体系并能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

  一开始,群测群防监测员几乎都是没有任何报酬的。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特别是各级领导重视,现在他们大多数每年都能得到数百到数千元不等的补助。各地不同地给他们配备有手电、雨靴、雨具、铜锣、口哨、记录本、背包、皮尺等监测报警工具,近年条件好的也有配备电话、手机、简易伸缩仪等。要不是依靠我国优越的社会制度,仅靠这些“待遇”无论如何是不能建起现在这样的群测群防队伍的。

  我国群测群防监测体系的建立,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群测群防监测员来自乡里、置身群众,对自己生活的环境非常熟悉,加之地灾防治知识的专业培训,很快就能胜任监测岗位工作。他们视地灾监测为守护家园、守护生命的“生命任务”,取得了群众的高度信任。总结我国地灾成功避险案例,都能看到群测群防监测员的贡献,是他们首先发现变形、是他们最先向上级报告、是他们最先发出预警信号,有时就是他们直接发出撤离指令。从“投入”一端看,群测群防是“性价比”极高的地灾防治监测体系;若从挽救生命这个“产出”一端看,“性价比”就是超级高了。

  即便如此,当我们由衷地赞赏群测群防时,还必须冷静、科学地评价,不能盲目地、不明就里地认为群测群防就是最完善、最好的地灾监测制度,更不能轻易地说发现的地灾隐患都纳入了群测群防监测体系,似乎就万事大吉了。我们在看到群测群防监测依托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发挥他们熟悉环境、易与群众沟通优势的同时,还必须看到现在的群测群防还存在科学指导不够的问题。虽然有些专业培训,但在培训的制度、及时性、有效性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的地方。最为突出的,是一定范围的群测群防监测员没有稳定的上一级的专业机构作为指导。

  群测群防是基层的发明创举,也要在基层进一步发展完善,要在组织建设、工具配备、人员待遇、知识培训等方面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走向群专结合的地灾防治监测体系。

  成功案例

  ◆2015年6月25日下午2时,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冯湾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委会主任冯立群,在巡查该村4组时发现有坡体出现裂缝、树木倾斜,立即打电话报告给村干部,并严密蹲守观察。下午4时,坡体裂缝扩大。在逐级上报后,村里决定,立即将受威胁的2户10余群众紧急撤往安全地带。次日9时,该地出现大面积滑坡,由于撤离及时,未有人员伤亡。

  ◆2014年7月31日,四川省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和气象局联合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二级预警,并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发送到市政府相关部门、镇(乡)政府、景区管委会及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人和监测员,要求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人和监测员立即上岗到位,24小时加密监测,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提前避让转移。8月1日早上,蒲江县突降暴雨,鹤山镇白塔村5组约600平方米的斜坡整体下滑,体积约1500立方米,造成4户村民农房不同程度受损。因提前转移避让,成功避免了13名村民因灾伤亡。

  ◆2015年7月6日,由于连续降雨,导致重庆市云阳县耀灵乡鸣凤村1组朝阳寺发生滑坡,滑体方量达10万立方米左右,坡脚13栋房屋全部垮塌。由于险区群众已提前搬迁避让,幸无人员伤亡。这次成功避险,避免13户51人的生命财产损失,得益于县、乡两级协调联动、准确研判、科学处置,及时组织群众先期搬迁。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