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更精准 安全有保障
来源: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 2016-07-12
健全完善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建设是我国“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梧州市、浦北县的国土资源部门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建设上进行探索,在地灾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是如何建设并显效的?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科学防灾有了“慧眼”
5月19日17时许,广西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预警短信平台对富川国土资源局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收到预警信息后,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地灾隐患点监测人、责任人立即告知切坡建房户并组织撤离。5月20日4时30分,富川县富阳镇北溪冲村发生一起崩塌地质灾害,因提前预警,避让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为提高预警预报能力,2011年~2013年,广西财政投入近3000万元,在12个设区市52个县(市、区)地灾易发区和重要地灾隐患点布设了330个自动监测站及视频监测预警站点。
同时,广西在全区130处重大地灾隐患点埋设了不稳定斜坡变形报警仪,安装了304个雨量监测点、348个土壤含水率自动监测点、122个表面位移监测点、29个野外视频图像监测点、6个次声监测点和6个泥位监测点,这些仪器构成地质灾害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发送预警信息,目前仪器所在地未发生地质灾害引起的伤亡事故。”广西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中心副主任何小明说。
2014年,广西国土资源厅开发完成了14个设区市的地灾预报系统,各市、县国土资源局与气象、水文部门建立了地灾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该系统,气象、水文、国土部门之间的雨情、水情、灾情等信息可以实时共享,实时会商,提高了预警预报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针对性。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广西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1起,避免了4424人伤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4076万元,为避让地灾转移人员1325次,转移3.33万人。
每次降雨自动生成预警短信
“现在的预报信息范围小,精确度更高,更加有针对性,对我们工作开展帮助很大。”梧州市万秀区地质灾害监测员李剑锋说。
梧州市是我国受降雨型地质灾害影响十分严重的地区。2006年6月8日发生的特大地质灾害,使全市63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元。
灾后,梧州市痛定思痛,启动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系统由监测、管理、预警、决策四部分组成,分别负责数据监测,系统的维护和录入资料,分析报警。
该系统运用新建的雨量站、土壤湿度仪、次声波探头、视频监控等设备,每一次降雨过程均能自动响应生成预警短信,初步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化、数据传输网络化、预报预警科学化、信息服务社会化。
“该系统雨量站收集的数据是常年的完整数据,通过系统分析研判,形成了预警预报的科学化。”梧州市预警预报中心负责人朱雪亮介绍,该系统实现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图形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此外,该中心开发了基于手机平台的移动监测软件,采购并部署14台手机设备,实现了群测群防员现场快速监测和灾情、险情的快速报告等功能,为现场快速预警与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
据统计,两年来,梧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共应对强降雨过程9次,热带气旋5个,向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监测员和受威胁对象约1400人发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短信约4万条(次),覆盖范围1097平方千米,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93个村(居)委会,受益人口50多万。两年来,该系统覆盖区域无地质灾害引发的伤亡事故发生。同时,梧州市将在今年对监测预警覆盖范围进行扩展建设,实现全市全覆盖。
联合气象部门打造“互联网+”系统
浦北县是广西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目前,境内已发现隐患点1044处,威胁2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浦北县开发了浦北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计算机和手机登录系统可随时随地查看预警信息。
该系统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预警、灾害分析等10个功能模块,实现了灾害自动监测、自动预警,灾害过程反查和反演,实时和历史雨量查询与输出,浦北各种天气预报产品浏览,实时查看台风动态情况,全方位开展浦北地质灾害预警。2014年12月该系统通过了国家版权局登记注册。
浦北县气象台台长黎时迪介绍,一次降雨并不一定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应采用一段时间的当天降雨量分别乘以当天有效降雨系数来得到有效降雨量,根据有效降雨量来判定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才是最科学的。
该县通过对以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效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时出现地质灾害,有效降雨量达到346.1毫米时最严重。为了便于预报预警,浦北县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分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4个等级。
该预警系统2014年试运行以来,效果明显。2015年该县出现多次重大降雨天气过程,全年共预警12次,全县通过成功预警预报和避让,避免94人伤亡,避免经济损失26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