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看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保护生态环境,不是某一家单位、某个行业的事情,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从不同方位全面发力才能提高治理成效,不断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这已成为很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共识。
摸清“底数” 动态“体检” 夯实国土空间规划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明表示,近年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发挥专业队伍技术支撑作用,先后在全国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耕地质量调查等调查评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我国土地质量的基本情况,但还存在着间隔周期太长、覆盖面不够、标准不一、综合研究不足等问题。
在王建明看来,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基础上,开展土地质量调查评价,摸清我国土地质量“底数”,不仅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治理水土污染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先行基础,还是调整优化农业布局、发展现代农业的科学支撑,更是划定国土空间“三条红线”、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
如何进一步加强土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王建明在广泛征询了多位专家的意见后,在提案中提出了完善土地质量评价体系、全面部署各类土地质量调查、加强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开展土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强化多学科综合研究等建议。
其中,强化多学科综合研究,王建明认为尤有必要。“地形土壤、气候条件、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均会对土地质量造成影响,建议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系统研究,引导地质、农业、林草、气象等专业队伍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进行合作研究,加强相关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在土地质量提升、土壤污染治理、农产品培育、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应用与推广。”
统筹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公司西来峰焦化厂吴英介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位于乌海市西南方,与乌海市仅一河之隔,但由于行政区划原因,未纳入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范围。根据2015年编制的《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关于大气污染物空间来源分析显示,乌海市大气污染外来源中,石嘴山市对乌海市SO2、NO2、PM10、PM2.5的贡献比例分别为15%、23%、5%和14%。总体来看,石嘴山市对乌海市空气质量影响较大,这除了与SO2、NO2及烟粉尘排放量大小有关,还与所处地理位置及盛行风向有关。石嘴山市位于乌海市南部,每遇静风或东南风、南风、西南风,宁夏的石嘴山工业园区、宁夏精细化工基地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沿骆驼山、岗德尔山、贺兰山形成的川字形山脉飘入地势较低的海勃湾城区;每遇不利气象天气,极易形成污染较重天气,特别在静风或小风天气时,形成区域性环境污染。
吴英代表建议,国家统筹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建立蒙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加大跨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污染防治跨区域联动机制,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列入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物理环境监测室主任温香彩介绍称,在国家层面,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一部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法律或者专项法规。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并进一步促进和保障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尽快制定一部具有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和统领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为国家生物安全能力建设打好基础。
据悉,云南省在2018年9月率先出台了我国首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项地方性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但由于缺少上位法的指导,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过程和法律适用将存在很多困难。此外,生物安全领域、种质资源领域、畜禽遗传资源领域的一些法律法规位阶较低,并不能适应我国今后生物多样性获取、开发和利用的现实需求。
温香彩委员表示,鉴于生物恐怖袭击、生物技术误用谬用、实验室生物泄露等新的生物威胁对维护国家安全提出的新挑战,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并进一步促进和保障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尽快制定一部具有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和统领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为国家生物安全能力建设打好基础。
同时她表示, 2020年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已经有了较好的立法基础和历史机遇。1994年,国务院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明确“保护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的野生物种”“保护作物和家畜的遗传资源”等七项主要目标;2001年,国务院发布《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7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和《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2010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这些规范性文件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本政策依据。2018年我国正式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昆明召开,届时将审议“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年目标(2021-2030)。确立一部国家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将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东道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决心与魄力。
温香彩委员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把握立法契机,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列入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的制定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统筹推进生物安全、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完善生物多样性监管体系,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提升监管水平。
来源:中国矿业报 刘艾瑛 特约记者 罗会江 喻秦军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