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人防”“技防”“技术支撑”,贵州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中取得新突破

来源:贵州地灾防治 发布时间 2022-11-16

        11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贵州在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李阳春介绍,受制于人类对成灾机理和发灾规律的科学认知不够,灾害什么时候发生?已然成为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一大难题。贵州地质地形条件特殊,这个薄弱环节的困难性显得更加突出。

        面对如此难题,贵州省正在通过新技术应用和管理方式创新,不断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人防”基础不断夯实

       在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中,做实“一体五位”群测群防体系,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要至少落实1名监测员、1名村干部、1名国土所长、1名技术保障人员、1名乡镇负责人。对危害范围大、威胁人数多的隐患点,落实两名以上一线监测人员,目前全省地质灾害一线监测人员有2万余名。
对一线监测人员,给予每月600元的监测业务补助,推动监测管理“无责任的义务”向“有报酬的责任”转变。同时,推行“地灾智防”APP,实现监测数据的全程记录与监测业务全程跟踪,提升群测群防管理精细化和实战化水平。

“技防”能力不断提升‍

        在实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中,贵州省专门实施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专项工程,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通讯、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全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由传统方式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2018年,联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气象风险预警阈值和地质灾害风险排序等相关研究,制定全国首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指南》。2020年,联合武汉大学、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科研团队,实现地表三维模型自动化、高效重建。2021年,联合云上贵州公司建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实现对危急危重隐患点进行自动化监测。经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地表形变监测仪、裂缝计、倾角仪、红外视频、扫描机器人等专业监测设备,累计建成地质灾害隐患自动化监测站点7772处,监测点数量和覆盖面位居全国前列。
“技术支撑”不断强化
        2018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对口技术保障机制,由具有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的30家单位,抽调43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专业技术保障队伍,对应全省88个县(市、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2020年,制定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备战机制,提前部署人员、设备、物资、数据等相关准备,确保遇险时能够迅速投入救援工作。今年,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联动,联合省应急厅制定了地质灾害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细化明确两个部门在“防”与“救”中职责分工,全面完善了信息共享机制、宣传培训机制、会商研判机制、调查评估机制等,有效构筑完整“防”与“救”的工作链条。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