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关于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的关系以及地质工作转型问题
2022年11月17日,在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举办的技术业务培训班上,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同志发表了《关于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的关系以及地质工作转型问题》的讲话。讲话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与阐述了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重大意义;必须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矿产资源作用的重要定位,牢牢把握新时代地质事业的新形势新机遇,推动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讲话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实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前瞻性、启发性。
今天,《地灾瞭望》推出汪民同志讲话全文,供大家学习。
关于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的关系
以及地质工作转型问题
汪 民
(2022年11月17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我们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很有意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同志讲,希望我能利用这次机会,讲一讲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的关系以及地质工作转型问题。这是个大题目,我只能讲些初步意见,供大家参考。我主要讲以下三个问题。
一、准确把握协会更名后面临的新任务
今年1月,经民政部批复,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更名为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这是全行业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对协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那么,协会为什么要更名,更名后又面临什么样的新挑战、新任务?
我想,首先这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一大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相继实施,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正发生着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协会工作必须适应形势,顺势而上,引领行业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第二,地质灾害防护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往往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生态良好,必然环境安宁。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地灾隐患必定突出。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关注的是生态系统的安全、生态与景观三大功能,其中安全是基础,生态是核心,景观是表现。三大功能相互作用,互为支撑,浑然一体。安全功能最为根本,也最为重要。如果基础不稳,崩塌、滑坡、泥石流肆虐,地面沉降、地裂缝严重,就不可能会有良好地生态与景观面貌。我们开展生态修复,主要是因为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损伤。矿山开采造成的山体破碎、地形地貌破坏等,既是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部位,也是地质灾害治理的重点内容。从这种意义上讲,地质灾害防护治理本身就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早在协会成立之初,我们就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修复作为协会的一项重要职能。这次协会更名,进一步突出生态保护修复,既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生态保护修复离不开地质工作,地质工作在生态保护修复中大有可为。地质工作的基本使命就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通过探索地球奥秘、把握自然规律,为人类解决各种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基础保障。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准确把握人地关系、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力量,主要来自地质行业,这支队伍有能力、也有条件在生态保护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许多地方目前主要还是依靠理念引领和原则把握,更多关注的还是景观功能,需要进一步发挥地质工作的基础支撑作用。要加强跨学科研究和多专业的综合,从新的视角开展新的探索创新,整体性、系统性地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要将地质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相联系、将地质构造单元与地表地理演化相联系、将地质营力作用与人类活动影响相联系、将地质作用与地理过程相联系、将生物多样性与地质地貌多样性以及地球生物化学过程相联系,通过传统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加深对自然过程与规律的把握,提高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比如关于河道功能的理解,过去更多关注的还是其实用性。防洪排水是第一要务,淸淤疏浚是重要手段。当然,还有供水、运输和发电等等。然而,按照现代生态学的观点,河道最大的功能应当是水资源与水环境的调节。河道两岸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堤,更要有滨河湿地。洪水来时纳水削峰,干旱季节则释水保流。河道与湿地紧密联系,地表水与地下水良性互动,实现水资源合理调节,并构建起水质净化、生物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天然的园林景观。将洪水视为猛兽,将堤岸作为护身,将疏浚作为主要任务,洪水来时尽快将其“礼送出境”、输入大海的传统做法,有其历史原因并作出历史性贡献,但也加剧了旱涝失调和生态失衡,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要立足大科学,运用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二、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无论是地质灾害防治还是生态保护修复,都是与自然打交道,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在座许多同志来自地质战线,了解矿产勘查开采工作。大家都知道,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和能源来源,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依托,是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我国工业原材料的80%、能源的85%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产资源。离开了矿产资源,经济社会发展便会成为无米之炊。矿产资源短缺,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矿产,又都具有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属性。一座大山,立在那儿就是环境,采出来就是资源。矿山开采,势必扰动自然环境。如何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始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但是,大规模的矿产开发也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地冲击,带来了严重地影响。特别是一些小型矿山粗放式地开发,以及一些地方重开发、轻保护的落后思想意识,导致矿山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过去,面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人们总是习惯于将保护让位于发展。你也让,我也让,不仅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而且发展方式长期粗放,先进生产得不到应有的鼓励,落后生产依旧风生水起,以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已经不可持续。
为彻底改变这种被动落后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5年到浙江湖州余村调研时就指出,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总书记的讲话,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透彻地阐述了开发与保护的辩证统一,把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非不要发展,而是如何发展,如何坚持节约优先和保护优先、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近年来,砂石骨料行业的发展,生动诠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我国每年生产200亿吨、年产值达1万多亿元的砂石骨料,主要来自砂石矿山,是矿产资源用量最大的一个行业,也是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难以替代的重要基础材料。传统的砂石骨料生产,常常是基础设施建设到哪儿,挖山取石就跟随到哪儿。随意采、到处挖,完工一处、破坏一片。一条高速公路的竣工,往往伴随着两侧青山的疮疤片片、伤痕累累,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石材矿山也一样。一条山沟,甚至有几十家采石场,问题之严重,令人难以置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彻底转变多小散、脏乱差、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被动局面,按照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各地把保护切实放在优先位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资源配置,严格生态保护,整合砂石资源,引进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努力探索既有力保障资源供给、又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新路径。
环境保护的硬约束倒逼砂石骨料行业发生革命性变化,一大批破坏浪费资源、污染生态环境、高耗能高排放的家庭作坊式砂石矿山被整顿关闭,一批绿色、智能、大型的砂石矿山应运而生,一座座现代化矿山拔地而起,矿区草色青翠、鸟语花香,昔日的满目疮痍,今日正变得郁郁葱葱,全行业正整体走向全面转型升级,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这充分证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守住绿水青山、保住蓝天白云,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更是经济建设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二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则。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三要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原则。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原则。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策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五要坚持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文明原则。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六要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原则。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这些要求是我们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必须坚持的根本遵循。任何一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从最初的顶层设计、思路把握,到具体的工程实施、工作推进,都必须坚持以“六项原则”为指导,核心是要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比如关于地下水的保护与开发,过去我们相当一部分人更多看重的还是其资源功能,突出其供水能力,强调深部地下水的供水潜力,致使过度的、不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引发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由于污染和单井取水能力偏小,循环快、易更新的浅层水被弃之不用,潜水位不断上升,包气带厚度不断减小,致使整体生态环境朝着蚊蝇滋生、沼泽化方向发展,地下调蓄能力变差,地表有水就涝。这种情况在南方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方面,过度的深层承压水开发,又导致大量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问题,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华北平原关井压采,给我们带来重要警醒和启示。
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补给机制和环境效应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对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尤其是补给资源量究竟应当如何评价,地下水还能不能采、在哪儿采、采多少、怎么采?以往研究,曾经有过一些很好的启示,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有人通过计算得出,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中,4%来自侧向补给,35.19%来自上部绕层越流补给,其余60%多则主要来自粘性土压缩。有人基于同位素定年信息发现,河北平原山前地下水年龄多小于100-200年,中部和滨海平原浅部存在100-200年的局部水流系统,深部地下水年龄则多在10,000-20,000年左右。这都意味着,地下水资源的构成非常复杂。尤其是孔隙地下水,埋藏越深,越更多呈现矿产资源属性。开采中深部承压水,稍不注意就会破坏自然环境。在将保护切实放在优先位置的今天,如何深化认识地下水的水资源与矿产资源双重属性,如何准确把握地下水的资源与环境双重效应,有许多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甚至是重新认识。
各地情况差别很大,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依托现有山水脉络,针对突出问题,结合当地自然单元的完整性、生态因素的关联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各种生态受损的严重性,统筹考虑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手段。
要加强前期综合调查和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问题找的越准,情况摸得越透,保护修复就越有针对性。要加强经验总结与交流,鼓励实践创新。过去,挂网喷播、客土绿化技术主要适用于南方。现在,经过反复探索实践,经过客土改良、种子筛选和前期维护方法的探索,北方陡峭岩壁复绿技术已经成熟,正在大规模推广使用。要通过实践创新,积累经验,丰富认识,完善手段,不断提高生态保护修复的能力与水平。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和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与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修复是否成功,应以人民是否满意为目标。不能花了很多钱、付出了很大努力,群众不满意。这应当成为工作评判的决定性指标。
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要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生态保护修复的范围越接近生活空间,越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相关联,越会有更多的人类活动和人工干预。生态、生活和生产空间要合理安排,两类建设要有机衔接、自然而然地穿插过渡,既要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贯彻其中,也要加入必要的历史和文化元素。总体要自然顺畅、生态产品丰富优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地质灾害防治也一样。过去我们注重的主要是岩土体的稳定性。一排排锚杆,一片片格构,用的基本上都是钢筋水泥。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缺少生态因素的考虑。近几年,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地质灾害生态化治理的有效方法,取得了很好地效果。要总结经验,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全面推进生态化地质灾害治理。对风险评估、隐患调查、灾害勘查、工程治理等各个工作环节,在设计之初,就要引入生态学的观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刻认识、充分考虑生态结构的合理性、生态功能的良好性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将生态功能的构建与恢复,纳入地质灾害防御的全过程,着力通过生态化治理,减轻甚至是消除地灾隐患的威胁,既提升隐患治理的成效,又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做好这些工作,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沿着正确的工作方向,持续努力。
三、关于地质工作转型问题
现在,大家都很关心地质工作转型问题。一些同志对我讲,他们将工作重点从矿产勘查转向环境领域,成功实现了地质工作转型。这恐怕还有商榷之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无疑应当充分肯定。但转型发展的本质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式增长走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式增长,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如果只是单纯地转换工作领域,运用的还是传统的方法手段,就很难实现地质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转型发展是指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转型不是转行转业,地质找矿工作不能放松
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高度的资源忧患意识,"手握储量,心中不慌"。面对多种重要矿产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严峻形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保障资源需求是我们的战略任务,立足国内是我们的战略基点,加强地质找矿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
目前,全行业都在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入把握理解习近平总书记10月2日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矿产资源作用的重要定位,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奋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过去,地质人的主要任务就是找矿,最擅长的就是找矿。新形势下,尽管面临新的挑战,重要使命仍然是找矿。矿产勘查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很高的风险性,找矿突破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个大矿,从发现到开发,往往需要8—10年的时间。一个矿产开发基地的形成,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地质找矿,队伍不能散、工作不能松。否则,一旦急需,只能是措手不及,陷入战略上的被动,"一马挡道,万马不能前行"。
地质找矿是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色勘查是不二的选择,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走出去仍然是战略之举。找矿始终是地质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使命不能忘,信念不能丢。地质战线一定要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高度重视地质找矿,大力加强地质找矿。
第二、地质工作转型要坚持以科学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动传统地质工作向现代地质工作的根本转变
地质工作是一种以地质学为指导的社会实践活动。地质学又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是人类繁衍生活的家园,岩石圈是人类主要的栖息之地。从本源上讲,凡属自然现象、过程、作用与规律,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十亿年,都是地学的研究对象。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分门别类的研究逐步形成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目标与知识体系,相互分割,自成系统,反而不能适应整体认识地球、有效应对资源环境重大挑战的需要。因此,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必须推动传统地质工作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地质工作的转变。
地球系统科学是地学研究发展的最新阶段。地球系统科学将地球岩石圈、地幔地核、以及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作为一个研究整体,重点研究各圈层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从而在整体上加深对地球系统各种变化的认识,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地球系统科学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来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涉及复杂的大科学系统。形式上看,这似乎离我们现在的具体工作还相距甚远。实际上,地球系统科学又体现的是现代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对我们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开拓视野、追根溯源、整体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们从事地质工作,最初学习时,都涉及过有关宇宙、太阳系和地球的基本知识,在具备有一定基础之后,才进一步从事某个专业的学习。只是在专业领域涉及得越来越深,反而受到局部思维的羁绊。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就是要跳出专业看问题,从局部思维走向全球思维,从单一学科走向学科综合;就是要打破传统地质工作模式,加强地质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以系统学和工程学的理念,推动多种技术、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推动传统地质工作向现代地质工作转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长期以来,地球系统科学还一直停留在概念阶段。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研究对象的庞杂和研究手段的局限。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有可能为岩石圈、地幔地核、以及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系统观察和研究,找到一个有效的抓手,极大推动跨学科研究和多因素系统思考、以及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从而更为有效地解决相关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地球系统科学重大突破和实践应用的范式革命。对类似于“深时地球研究计划”之类的工作,我们要高度关注。
第三,转型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彻底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前所未有地变化。而我们现在所依靠的,尤其是在基层地勘单位,无论室内室外,主要还是传统的方法和手段。推进地质工作转型,必须大力推动地质科技创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三维实景建模等新兴科技,对地质工作的各环节和全过程进行深入渗透,从野外定点描述、勘查采样,到室内分析鉴定,再到成果综合分析、形象表达等,全面推进地质工作的人工智能场景创新(所谓场景,本意是指电影、戏剧中一幕一幕的场面;场景创新,就是对工作中的各个场合,全面运用新理念、新技术进行重新改造,更新工作流程,重塑工作模式,智能生产,智慧工作)。只有运用现代科技,全面审视、革新地质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真正实现地质工作的新技术迭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比如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自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人下棋,已经能够战胜世界上每一位顶尖高手。在矿业领域,以协同一体化、运营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数据资产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要素自动预判、全过程自动管理并自我演进的现代新型矿山系统建设正在不断深入推进。华为公司与山西省共建“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目标就是使煤炭行业实现“少人、无人、安全、高效”,让煤矿工人“穿西装打领带”式地工作。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矿业生产发生深刻而又广泛地变革。但在地质工作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就是借助以往地质工作尤其是小比例尺地质填图和遥感资料,通过野外一个点又一个点的地质观察与描述、以及必要的样本测试,进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地质分析。如果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地质调查领域,改用机器人进行点线面智能分析、自动成图和智慧工作,一定会极大改变地质调查的工作方式,显著提高地质调查的效率与水平。
目前,在地调局大力推动下,我们已经基本实现野外地质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地质资料数字化和地学信息开放与共享等信息化建设也已取得显著性进展,引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当时不我待,抓紧推进。
不仅是地质调查,几乎在地质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应当而且完全可以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地质工作智能化,条件已经具备,关键在观念意识,要点是跨行业合作和科技创新。未来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顺势而上,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在地质领域的广泛深度运用。
还有三维地质体的数字化实景表达、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等。地质工作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新的理论,构建起现代化的技术方法体系和全新的工作模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以上意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