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 系统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能力
近年来,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为依托单位的“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智能监测与风险预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团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部、局党组部署要求,全力打造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升“防”的能力。该团队聚焦国家行业需求,聚力科技防灾减灾,瞄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国际前沿,以构建 “一端(监测预警仪)、一网(国家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网络)、一窗(监测预警系统)”为目标,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研发与集成应用,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标准体系,初步构建“全国联网、天地一体、协调联动”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格局。
一是着力打造高质量装备。破解野外复杂恶劣环境下数据“感”“传”难题,形成“空-天-地-深”一体化的智能化监测装备体系。从Ⅰ代集成研发到Ⅱ代自主创新,研究地质灾害多物理场耦合监测技术方法,突破微机电、智能图像、高精定位、超宽带、毫米波雷达等新型传感器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应用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变频与多源供电技术,降低运行功耗,提升供电能力,研究装备智能诊断与远程维护技术。研究无人值守自动监测巡检技术,深化北斗导航等技术应用,提高装备工程化水平与国产化比例。截至2024年9月,参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企事业单位达到150余家,核心研发团队30余家,研发定型覆盖崩、滑、流主要灾害类型的百余种监测预警设备。在安徽、北京、甘肃、广东、贵州、海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西、辽宁、宁夏、陕西、四川、西藏、云南、浙江、重庆等18个省(区、市)建成252处新设备实验点。
二是着力提升高质量空天监测服务。推动陆探一号卫星等国产化卫星在地质灾害常态化监测和应急监测中的应用。在甘肃积石山地震、云南镇雄滑坡、广东梅大高速塌方灾害、湖南华容县洞庭湖决堤、重庆巫山横溪口崩塌等重大灾险情处置中提供遥感专题产品服务,圈定“靶区”“靶点”,第一时间为现场决策处置提供工作“靶向”。开展基于星载InSAR地表形变监测的大型滑坡显著形变部位识别、基于光学遥感的典型承灾体提取、综合多源数据的显著形变区域监测站点布设选址和联合地面监测站点的大型滑坡隐患及风险区监测,初步构建了“星地融合”“点面结合”的大型滑坡隐患及风险区监测技术体系。
三是着力建设高质量系统。系统每日动态汇集降雨、入渗、形变等多维、高精时序数据超 2500 万条,形成了以高分遥感、风险调查、实时监测、预警处置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的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数据库,数据总量已逾200亿条。基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地质灾害监测时序大数据分析,深入挖掘地质体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有效识别地质灾害时空特征和发生前兆信息,突破多源数据耦合判定、动态阈值设定、单体变形预测模型等技术难题,实现地质灾害未来72小时滚动预测。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多维全要素监测数据组织、分析与管理方面的应用,探索实现“智能监测、智能预警、智能运维”全流程服务,积极推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数字化转型升级。
四是着力构建高质量监测预警网。国家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网络汇集29万台套监测预警设备,联通1个国家级中心、27个省级中心和6.6万个野外地质灾害观测台站,构建了全业务链条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了秒级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产品产出。在三峡库区、西藏喜马拉雅重点地区、川南滇东北黔东黔西高山峡谷区、湘东南赣西中低山区、浙闽粤赣皖低山丘陵区等12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形成了地质灾害监测分钟级速报能力。
五是着力提升台站建设运维质量。持续为27个省(26个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台站建设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每年组织召开地质灾害监测台站建设技术支撑工作部署与业务培训会议,分解年度支撑服务工作,针对《地质灾害自动化仪器监测预警规范》和方案复核审查与现场指导技术要点等内容开展培训。结合各省份实际需求,采用“云培训”服务模式,录制技术指南、监测台站、预警系统、安全体系共4部培训视频供各省实施队伍学习。今年组织230名专家对27个省份的监测台站新建和改建方案进行了复核,累计复核方案1.64万处,新建台站复核率达100%,并安排专家赴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南、山东等新开展台站建设省份开展技术指导。
今年7月,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广华来院调研时指出,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仪器装备投入使用以来,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取得良好成效,并要求加快推进监测预警仪器装备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精度,提升预警预报能力。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智能监测与风险预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团队将凝结我院地质灾害防治板块集体力量,持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地质灾害“技防”能力不断提升,提高全社会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