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努力促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事业高质量发展
11月26日至27日,全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汪民出席会议并讲话。汪民同志从加强学习、提高站位,把握方向、深化认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自然资源部认真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能,统筹部署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效;从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度,阐述了地质安全、生态安全、地灾防治、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地勘单位在生态保护修复特别是转型升级工作中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地质工作适应新形势、加快转型升级的唯一路径,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汪民同志的讲话,对广大会员单位勇当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先行部队,发挥生态保护修复生力军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地灾瞭望》全文转发汪民同志的讲话,供大家学习与交流。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努力促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汪 民
2024年11月26日
同志们:
去年11月,我们在广州召开生态保护修复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交流会。时隔一年,今天又在山东泰安举行会议,持续深入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自然资源部关于生态保护修复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组织广大会员单位,提高站位,开阔视野,交流经验,深化认识,充分发挥协会全链条衔接产、学、研、用的工作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升全行业生态保护修复的能力与水平,更加富有成效地推动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刚才,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王磊司长和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泰安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分别做了致辞和讲话。尤其是王磊司长的讲话,介绍了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的基本情况,明确了今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新的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借此机会,我谈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加强学习,提高站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一系列全面战略部署,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无论从理论还是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生态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生态保护修复的任务会越来越重。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必须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总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加强烈的责任使命感,创新理论实践,更加准确地把握自然客观规律,更加深入地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更加切实有力地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认真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能,统筹部署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完成《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围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骨架和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区,面向重大问题,明确了“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格局,部署了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聚焦关键症结,抓好突出短板,将重大工程建设的着力点真正集中到构筑和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上来,初步构建起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战略格局。
——与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实施六批56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项目,涵盖29个省份,累计下达中央财政奖补资金近千亿元,对提升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山水工程”成为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被评价为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
——会同财政部,组织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截止2024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补助资金120多亿元,共实施近80个示范项目,引领带动一大批地方修复项目,有力促进了全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2019年12月,印发《关于建立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破解资金投入不足瓶颈,创新推进市场化运作、开发式治理、科学性利用新模式,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2020年6月,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印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要点(试行)》的函,规范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2022年8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行动计划》,指导各地科学部署和实施“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2023年4月,印发《关于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规范实施和监督管理的通知》,综合考虑责任落实、问题导向、项目成熟度、政策衔接等方面的问题,规范项目实施与监督管理。
——出台一系列技术标准规范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先后制订发布20多项有关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技术标准,主要包括:2020年7月,联合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印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全面指导和规范山水工程实施;2022年7月,发布“1+6”《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验收规范》行业标准;2024年4月,编制出台《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项目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以及《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等,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依据,明确了要求。
对上述工作,在座许多同志都有参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各地工作进展尚不平衡,一些地方红线意识不强,工程味道过浓、技术含量不足,对修复技术方法的适宜性、可复制性和生态系统修复后的持续性、稳定性等问题重视不够;有的地方受形式主义影响,重表轻里,搞“花架子”“盆景工程”,华而不实。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随着工作的深入,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何更为深入、更为客观地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恢复为主,如何科学评价人类作用的影响、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促进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如何加强自然生态环境监测、构建大数据模型、智能化修复和智慧化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等等。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二、把握方向,深化认识
生态系统之所以受到破坏,主要原因在于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出了问题。践行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将经济社会活动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之内,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
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根本方向,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聚焦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系统健康持续稳定和生态功能不断提升,对因人类开发建设、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和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功能失调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下降等问题,在查明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病症”、“病因”和“病理”的基础上,坚持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为主、以必要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采取自然恢复、人工辅助修复和生态重建等措施,最终实现: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筑牢生态安全防线;解决重大生态问题,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发育,维持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地质安全是生态安全的基础保障。地质灾害防治,本身就是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内容,但地质灾害防治又与生态保护修复具有很大的不同。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领域更为宽广,涉及的问题更为错综复杂,涉及多学科交叉,社会经济与生态过程相互交织。我们这支队伍,以地勘单位为主,如果准备不足,认识不到位,搞不好就会是只擅长卸载放坡、削高补低,扫石挂网、喷涂喷播,挡墙锚固、排水防渗等传统工程措施。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缺乏深层次考虑和统筹协调,缺乏艺术性地顶层设计和“四两拨千斤”式的工程处理措施。对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缺乏科学的应对之策。这显然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协会开展了大量培训,进行了多次研讨,向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先后推荐了两批先进技术名录。广大会员单位在实践中经受了锻炼,深化了认识,增长了才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尤其是一些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忙碌于市场,专注于项目本身,认识还不到位。这也是地勘单位在项目设计阶段缺乏显示,在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承担野外工作、完成土方任务的主要原因。转型升级,仍然任重道远。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在提高认识上狠下功夫,真正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总要求,贯穿于保护修复工作的始终。
目前,生态保护修复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正在从重治理、轻预防全面走向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保护修复模式正在由局部恢复、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国土空间用途严格管控、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修复,初步构建起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稳定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涵盖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功能、质量”综合调控的生态保护修复体系。对此,我们一定要在认识和能力上紧紧跟上,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作出新贡献。
从业务拓展角度,希望大家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树立大环境观,将大地质与大环境紧密结合。发挥地勘单位优势,以实习基地、野外监测场、大师工作室、联合测试中心、协同研发中心、以及专家培训、业务交流、工作联盟等多种形式,广泛联系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开阔视野,拓展渠道,培养人才,提升能力,构建高品质全链条业务工作体系。
二是发挥专业队伍掌握多源数据资料的优势,积极参与矿山生态修复、场地地质安全、土壤污染、以及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各类场地调查评价。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区划研究,着力为多层次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提供支撑。
三是高度重视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综合调查。更加注重从地表到地下,从地质环境到生态环境,从地质作用到各类自然过程;更加注重从区域到场地的生态环境系统调查,突出水体、水分、水流、土壤、日照、岩土体、动植物等生态要素在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与演化;更加注重各种人类活动的生态影响和生态损毁调查,突出场地条件与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抓住主要矛盾,找准主要问题,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地提出工作建议。
四是大力参与顶层设计。加强不同尺度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与服务功能的研究,统筹景观格局、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要素优化配置、人类活动与生态承载能力相匹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五是有力支撑服务监测监管。总结经验,深化认识,从系统性、整体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生态系统质量与服务能力等方面,推动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衡量生态保护修复效果;积极参与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基础工作,跟踪监测不同尺度、不同层级生态系统发展变化,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自1999年实行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奋力拼搏,广大地勘单位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自身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壮大,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修复、土地整治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实行属地化管理之后,多数地勘单位忙碌于市场,跑业务、拉项目,工作重心飘忽不定,一会儿是矿产勘查、一会儿是工程施工、一会儿又是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等等,“市场为王,一专多业”,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强,地质调查与分析研究能力受到削弱。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研究能力不足,业务发展后劲不强。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大问题。
早在1996年,原地矿部就提出,地质工作要从以找矿为中心全面转向资源与环境并重。资源与环境并重,并非简单地资源不够就去找矿,环境问题突出了就抓保护,而是要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全面系统、辩证统筹。
实际上,几乎所有矿产,都同时具有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属性。一座大山,立在那儿就是环境,采出来就是资源。矿山开采,势必扰动自然环境。地质工作所需要面对的始终不只是资源问题。只是由于过去侧重资源开发,地勘单位大都擅长找矿而弱于环境保护。转向资源与环境并重,标志着地质工作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本义,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科学合理地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更高水平地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为有力地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地质作用、地质过程和地质条件是各项人类活动基础的基础。地质队伍既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先行部队,也是生态保护修复的生力军。
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地质作用,塑造了地表圈层格架,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地层及其组成物质等地质条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交换,组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开放系统。地质条件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它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是控制生态系统类型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因素,什么样的地质环境条件对应着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必须开展包括地质环境在内的综合调查,分析梳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国土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提出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这些都应当是地质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立足本行、转变思维观念、拓展业务领域是地质工作适应新形势、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但真正推动业务发展、提升服务支撑能力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当今世界,以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和智能化、以及新材料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推动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自然资源领域的空-天-地-海一体化观测、深地钻探、实景三维、地学大模型构建等技术的不断涌现应用,正在不断提升人类对地球的认知和客观规律的把握。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以创新引领带动业务发展。
一是加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要坚持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全面深入地研究地球环境,多尺度地把握自然过程,重点围绕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从地质过程看环境变迁,从生命过程看自然环境影响,从人地关系角度审视地质构造、矿物岩石、地形地貌及其历史变迁和地质演化。开展多层次、多尺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多要素协同作用与耦合共生地质、生态学机理研究,通过植被过程、土壤过程、生态水文过程、景观演变过程及耦合解析,探寻生态系统内部不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揭示多要素耦合共生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内在作用机理,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创新。着力研发支撑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技术。加强学科交叉,推动开放竞争,聚焦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调查评价、生态问题识别诊断、多要素协同增效、一体化保护修复模式集成、保护修复工程设计与施工、监测监管与成效评估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国土空间生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是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装备与关键材料研发。大力研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装配式工程施工装备、表土剥离与分选装备、野外施工自动化和便携式绿色装备、以及快速便捷检测与监测设备;加快研发适应于高陡边坡复绿、污染土地修复、沙化土地治理、盐碱地改良的生态修复材料,包括绿色软体护坡材料、重金属钝化材料、土壤保水保肥剂、人工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等,大幅提升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装备与关键材料的支撑能力。
四是构建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更好服务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系统梳理已颁布实施的相关国家标准、部门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其他团体标准等基础上,协会已于2024年4月制订印发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团体标准体系。欢迎各单位和广大会员积极参与,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有益补充、细化延伸的原则,加快紧缺标准研制,带动技术方法创新,保障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健康发展。
同志们,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前景广阔,任务艰巨。我们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站位、增强信心、开拓创新、顽强拼搏,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