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地表基质团队提出我国北方坝上高原生态恢复的适应性策略
保障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可持续性并提高其应对未来全球升温的能力,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张承坝上高原成果斐然的人工林出现大面积退化现象,提醒我们需要精细化调整生态修复策略以更好适应自然环境背景与气候变化趋势。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地表基质调查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单位,从区域生态环境演化的角度提出了一条生态修复的适宜性解决思路,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
张承坝上高原三北防护林退化照片
月亮湖萎缩照片
研究团队通过坝上高原月亮湖岩心和塞罕坝地区天然风沙和黄土沉积剖面,在碳十四测年年代学框架下,利用沉积物粒度、有机碳含量、碳同位素比值、孢粉、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环境指标,建立了冰消期以来区域气候-环境-植被变化序列。研究认为,中全新世适宜期可作为现代升温趋势下的环境相似型,其植被组合可作为当下生态修复工作的参考。据此指出,坝上高原未来的生态修复工程不适合继续大规模植树造林,而是需要借鉴环境相似型期间的自然植被组合,采用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类型实现植被修复后的群落平衡,落叶松、蒙古栎、云杉、白桦、山杏等乔木类型需要被纳入生态修复中的植物备选库。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tena 和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殷志强正高级工程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河北地质大学贾红娟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其他研究人员分别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理研究所。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和河北地质大学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等支持,野外工作期间得到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塞罕坝机械林场等相关部门人员的大力协助。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