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汪民:尊重规律 顺应自然 加快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协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 2025-01-14

2024年12月24--26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海洋生态修复技术交流会,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汪民出席会议并讲话。汪民同志从深刻认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准确把握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原则与要求、加快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重大意义,强调了地球系统科学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指明了科技创新是引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发展的方向。

汪民同志的讲话,对加快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地灾瞭望》全文转发汪民同志的讲话,供大家学习与交流。

 

尊重规律   顺应自然

加快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海洋生态修复技术交流会上的讲话

汪  民

2024年12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海南海口召开海洋生态修复技术交流会,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讲话指示和要求,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工作部署,组织广大会员单位,进一步关注海洋生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从陆域看海洋,从海域看陆地,陆海统筹,深化认识,加强学科交叉,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格局。

刚才,海南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副厅长赵剑波同志介绍了海南方面的有关工作情况,听后很受启发,很值得学习借鉴。

借此机会,我谈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认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生命的摇篮、人类文明的源泉。海洋生态环境的状况,关乎全球生态平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关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关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现实与未来。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海和谐共生,意义重大。保护海洋环境、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是各国共同的责任使命。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多年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统筹协调开发和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适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守正创新,坚持生态优先,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以“厦门实践”为代表的美丽中国建设、人海和谐的典范。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目前,我国海洋资源压力较大、环境容量不足、生态系统脆弱的海洋国情没有改变。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艰巨的工作,还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等历史性的挑战。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必须按照党中央关于人海和谐共生的总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加强烈的责任使命感,创新理论实践,更加准确地把握海洋客观规律,更加深入地认识人与海洋的相互作用,更加切实有力地维护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海洋强国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认真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能,统筹部署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完成《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空间规划(2021—2035年)》,陆续实施沿海地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形成陆海统筹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加强陆海空间协同,不断深化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治理,对海岸线、海域、海岛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作出全局安排。

——在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下,统筹谋划和设计近海近岸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制定实施《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以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为核心,形成“一带两廊、六区多点”的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格局。

——出台《“十四五”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行动计划》《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科学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十四五”期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互花米草防控等各项工作。

——有序开展海洋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初步形成从山顶到海洋的有规划引领、有制度保障、有资金支持、有基础支撑的海洋生态修复格局。将海洋生态系统作为整体考量,准确诊断海洋生态问题,合理确定保护修复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等模式,优选修复措施技术,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

——2016年至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沿海城市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175个,覆盖沿海11个省(区、市),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52.58亿元,带动全国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近1680公里、滨海湿地超过75万亩,营造红树林约700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约5600公顷,显著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通过增强海岸带生态系统韧性、加强海洋生态灾害风险识别和应急处置,不断提升海洋灾害防治能力,切实守住海洋生态安全底线。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体系完整的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持续提升海洋灾害预警预报自主化、全球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海洋灾害预防和应对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建设生态海堤,构建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的综合防护体系,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防灾减灾功能,全面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能力。

——建设生态海岸带,坚持陆海统筹,以海洋生态状况综合评价为抓手,构建生态海岸带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科学识别海岸带生态问题,通过生态保护修复、构建海岸带绿道网络、生态海堤提升等措施,打造健康、清洁、安全、多样、丰饶的海岸带。

——推动建立近海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激励海洋生态保护者保护生态环境,构建海洋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关系,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南、河北、广西、江苏连云港、福建厦门等地出台与本地区实际条件相适应的海洋生态补偿政策,开展补偿实践,各地补偿激励效果逐步显现。

——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发布《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发布海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19项、海洋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推广名录10项。发布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系列技术导则11项,出台《海岸带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技术导则》、《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标准》、《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等,制定红树林、滨海盐沼、牡蛎礁等各类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手册,形成系统性的修复技术标准体系。支持行业协会制定和推广海洋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建设,为海洋生态修复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依据,明确了要求。

与陆域生态保护修复类似,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虽然取得重大成效,但进展并不平衡。一些地方,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味道过浓、技术含量不足,对修复技术方法的适宜性、可复制性和生态系统修复后的持续性、稳定性等问题重视不够;有的地方受形式主义影响,重表轻里,搞“花架子”“盆景工程”,华而不实。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随着工作的深入,如何更为深入、更为客观地认识和把握海洋生态系统规律、科学评价人类作用的影响、正确认识人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创新性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更高水平地推进陆海统筹,如何健全完善海洋生态环境感知监测、构建大数据模型、智能化修复和智慧化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等等。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解决。

二、准确把握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原则与要求

上次泰安会议,我们就谈到,生态系统之所以受到破坏,主要原因在于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出了问题。践行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将经济社会活动控制在自然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之内,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

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根本方向,坚持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准确把握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从海洋生态系统演替和内在机理出发,着力提高海洋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要坚持底线思维、生态优先,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筑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屏障,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和保障人海和谐。

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开发和保护并重、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陆海统筹,山海联动,打通山上山下、上游下游和陆地海洋,探索建立沿海、流域、海域协同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打造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监测评估和体制机制创新,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要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引领作用,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瓶颈,运用陆、海、空、天多种手段,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治理、监管、应急能力和技术水平。

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必须坚持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探索海洋绿色发展有效路径,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不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要推动发展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绿色低碳经济新业态,促进海洋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动和确保海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地质工作,特别是海洋、海岸带地质工作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保障。协会广大成员单位,以地勘单位为主,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近年来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并举,但主要在陆域。从陆域到海域,从海洋地质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涉及更为宽广的领域和更为错综复杂的问题。如果不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和啃硬骨头的精神,是很难拓展这项工作的。陆海统筹,不仅仅是指陆海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而且包括陆海两种工作的相互借鉴与交叉。从这种角度,建议大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理论研究方面,可以借鉴河流、湖泊、草地、森林等方面的工作,从大地构造、区域地质背景、物质赋存分布、不同界面物质与能量交换、生物多样性发育规律等角度,多学科交叉,深化推动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相关理论研究,比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地质演化机制,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等级、生态阈值、水土界面、恢复力、迟滞效应等,以更为深刻的认识指导实现更为生动的实践。

二是在基于自然的海洋生态修复技术实践方面。海洋生态修复的目标是建立能够自我维持或在人工辅助完成后可以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生态修复应首先关注对原有海洋生境的保护和对海洋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力的引导和借用。然而,在海洋生态修复实践中,一些地方为了完成短期绩效目标,对人工手段的依赖程度过高,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化问题长期存在,有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的人工修复手段占比超过70%,岸线整治多为人工手段,生态化措施大多停留在植物种植的层面。这些问题与陆域保护修复十分类似,可以相互借鉴,改进完善。

三是在生态系统功能的修复方面。不少滨海生态系统的修复,将生境恢复和生物恢复作为重点目标,关注生态系统功能的整体恢复有所不够。而单一物种的修复,难以确保生态系统层面生态功能的修复。有学者提出,牡蛎礁、珊瑚礁等栖息地恢复的成功标准,应包括水质指标的提升、生态功能的恢复、渔业等经济效益的增加等。因此,海洋生态修复今后应将重点放在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把生物多样性、食物网状况、防灾减灾能力和碳储能力等统筹纳入修复目标和衡量修复成功的要素。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格外关注。

四是在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手段方面。海洋环境复杂多变。一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很难适应动荡变化条件下污染处置、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重建等海洋生态修复的需要,亟待方法手段创新。要加强动力学模拟实验和野外现场试验研究,研发更加符合实战需要的设备与方法,嫁接新技术新装备。有时换个角度、进行新的尝试,就有可能带来新的突破。还有海洋生态修复效果与生态系统恢复进程的监测和评估问题等,难度要比陆域大,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更多。

针对这些问题,协会开展了调研,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在海洋生态修复领域长期深耕、有很多实践经验的单位和著名专家进行介绍,指导和帮助广大会员单位,积极投身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事业,提升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服务海洋高质量发展。

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对此,我们一定要在认识和能力上紧紧跟上,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作出新贡献。

从业务拓展角度,希望大家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树立大生态观大地质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之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需要不断增强海洋生态修复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我们要构建大生态观大地质观,科学融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事业之中,主动把地质工作摆进去,探索和实践工作结合点,以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去建立“+地质”的工作模式,联合组队,构建全链条业务工作体系。

二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支撑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调查工作陆海兼有,涉及勘查、测绘、本底调查,以及水利、湿地、生态、灾害等专题,广大会员单位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参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调查评价工作,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提供翔实的科学依据。

三是积极参与顶层设计。加强陆海不同尺度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与服务功能的研究,从地质本底及演化提出保护修复的工作思路,统筹景观格局、海洋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要素优化配置、人类活动与生态承载能力相匹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科学指导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四是有力支撑服务监测监管。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衡量生态保护修复效果;积极参与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基础工作,跟踪监测不同尺度、不同层级生态系统发展变化,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加快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创新

早在1996年,原地矿部就提出,地质工作要从以找矿为中心全面转向资源与环境并重。资源与环境并重,并非简单地资源不够就去找矿,环境问题突出了就抓保护,而是要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全面系统、辩证统筹。地质工作所需要面对的始终不只是资源问题。资源与环境并重,标志着地质工作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本义,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科学合理地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更高水平地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为有力地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这段话,我曾经多次讲过,目的就是提醒大家准确把握地质工作定位,坚持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通过思维创新和理论技术方法创新,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地质作用、地质过程和地质条件是各项人类活动基础的基础。近100万年以来,渤海、苏北平原、长三角等地曾发生了6-7次沧海桑田的变化。距今7000-5000年左右,我国东部沿海平原发生了大规模海水入侵,在渤海湾西岸,海水侵入内陆最大距离超过80千米。距今5000年以来,海水逐渐退去,沿海地区重新成陆,现代海岸地理格局逐渐形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海岸带地区产生了强烈影响。大规模的围填海和围海养殖挤占生态空间,阻隔生态系统自然连通性,造成滨海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岸线减少超过40%,滨海湿地面积消失57%,其中红树林面积减少40%。同时,受到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河流泥沙输运等影响,我国有70%以上砂、泥质海岸发生侵蚀。

地质过程塑造了我们现代的海洋和海岸带,而人类活动则对自然状态下的海洋和海岸带进行了扰动、产生了破坏,这才需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去重新塑造,所以,地质条件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它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是控制生态系统类型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因素。什么样的地质环境,对应着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必须开展包括地质环境在内的综合调查,分析梳理海洋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提出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这些都应当是地质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当今世界,以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和智能化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推动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自然资源领域的空-天-地-海一体化观测、深地钻探、实景三维、地学大模型构建等技术的不断涌现应用,正在不断提升人类对地球的认知和客观规律的把握。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以创新引领带动业务发展。

一是加快海洋生态修复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要坚持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全面深入研究海洋,多尺度地把握自然过程,重点围绕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从地质过程看环境变迁,从生命过程看自然环境影响,从人地关系角度审视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其历史变迁和地质演化。针对海岸带地区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在开展海岸带自然演化过程、规律和趋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监测资料,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海岸带地质演化过程、规律及趋势。同时,针对盐沼湿地、红树林、牡蛎礁、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开展生态地质调查,识别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地质问题,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扎实可靠的科学基础。

二是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创新。着力研发支撑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技术。加强学科交叉,推动开放竞争,聚焦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调查评价、生态问题识别诊断、多要素协同增效、一体化保护修复模式集成、保护修复工程设计与施工、监测监管与成效评估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海洋生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是推进海洋碳汇监测能力提升。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这三大海洋碳汇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这也是海洋生态修复的重点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海洋碳汇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和碳汇计量监测,掌握全国碳储量现状和碳汇分布格局,联合地方开展碳汇监测-计量-增汇-交易全链条试点,推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增汇能力评估。

四是积极参与海洋生态修复本底调查。按照自然资源部和地方海洋生态修复规划布局,主动参与和大力支持重点生态修复区地质本底状况调查,综合运用空天地立体调查监测技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调查生态地质条件、生态资源分布、规模和质量,识别掌握重大生态问题,综合调查分析区域内重大生态问题与内在机理,创造条件,推动和参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同志们,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任务繁重,前景广阔。我们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顽强拼搏,奋发有为,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