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 | 综合地质调查助推陕西榆林荒漠化区生态保护修复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陕北榆林地区综合地质调查取得的主要成果。
陕北榆林地区处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带,属风、水蚀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在陕北榆林地区开展综合地质调查,是落实黄河流域重大战略、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在陕北榆林荒漠化区开展了综合地质调查与评价,在充分搜集已有资料和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以查明荒漠化现状与演化为基础,以防治为目标,以评价为主线,开展陕北榆林地区1∶25万遥感地质、 1∶5万生态地质调查;对典型地区地下水位、土壤水分、植物耗水量、植被演替、土壤侵蚀程度等进行动态监测,研究荒漠化成因机理及演化机制,为荒漠化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梳理出已有荒漠化治理工程,并提出荒漠化防治建议,支撑当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一是遥感监测发现近20年榆林地区林、草覆盖度明显增加,荒漠化土地明显减少,国土绿化水平不断提升,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持续增强;榆林市退耕还林还草效果显著,耕地和未利用地明显减少,林、草地呈增加趋势;榆林市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显示榆林市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1999年~2018年,NDVI增加的区域占91.11%,NDVI保持不变的区域占7.91%,NDVI下降的区域占0.98%;榆林市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轻微减少,2000年~2018年,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722.68平方公里,其中,重度沙质荒漠化面积减少最为明显,减少了63%,水蚀荒漠化变化不大,仅减少了245平方公里。
二是通过地面调查、剖面测量及动态监测,提出了支撑国土绿化的对策建议。建议在陕北榆林地区地下水位浅埋区种植当地优势植被物种,如旱柳和杨树。研究表明,地下水位埋深5米是毛乌素沙地依赖地下水的优势物种旱柳、杨树等的水分胁迫水位;在地下水深埋区,地表基质和微地貌对植被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上部为风积沙下部为黄土的基质类型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和上层滞水的形成,植被长势良好。沙、土互层,尤其是微倾的基质类型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储存和隔水,对植物生长有利。上部为风积沙下部为萨拉乌苏组砂层的基质类型极易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和涵养,植被长势良好;微地貌中沙丘间的负地形有利于水分的存储,对植物生长有利。黄土梁峁区,坡脚处因受下部毛细水补给导致土壤含水量高,适合耗水量大的植物,而坡顶和坡中因蒸发作用强烈,土壤含水量低,仅适合灌草生长;樟子松、柠条和沙柳属于耐旱、耐寒的物种,其中,樟子松属于针叶树种,根系耗水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平均耗水量在24毫米/每天至83毫米/每天之间变化,且生长耗水量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建议在国土绿化中优先选择,大力发展。
三是划分出5种类型生态修复治理区,并总结了各区适宜的治理模式。依据荒漠化成因,综合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并结合区域资源及经济社会特征,将榆林地区分为风沙滩地区、砒砂岩区、黄土梁状丘陵区、黄土峁状丘陵区以及煤矿集中开采区等五个生态修复治理区,并总结以往的治理经验,分别梳理出各类区适合的治理模式。风沙滩地区建议以“带、网、片”治理模式和高效舍饲为主的农副型与农牧型畜牧业发展两种修复模式;东北部砒砂岩区建议以沟岸-沟床-沟头全立体多单元的沟道系统复合侵蚀综合治理的生物-工程-耕作措施体系及模式为主;东部煤矿开采区宜采用立体式生态恢复与治理模式和“生态林业+现代农业+生态景观”的思路;西南部梁状丘陵区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中心,以土地合理利用为前提,主导措施包括恢复植被、建设基本农田,发展经济林和养殖业为四大主导的修复治理模式;东南部峁状丘陵区建议发展“梯田坝地基本农田为主的高产优质高效开发模式”和“陡坡地综合治理与利用模式”。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