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各位常务理事、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全体常务理事、理事和专家们齐聚一堂,召开一届二次理事会暨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协会成立以来工作进展情况,分析研判行业发展趋势,研究部署今后工作。会议先后听取了《协会秘书处工作报告》、《关于 〈2013年度财务决算分析报告和2014年度财务预算(草案)〉的说明》、《〈理事、常务理事增补条件及程序规定〉的说明》、《关于吸收新单位会员的说明》、《自律宣言说明》、《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系列标准规范编制进展情况>的说明》等一系列报告。各位代表在行业自律宣言宣告栏上郑重签名。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就行业发展、协会工作献计献策,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最后全体代表表决通过了秘书处工作报告及2014年度财务预算等相关文件。会议完成了既定议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协会自20128月成立以来,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会员单位、全体理事和常务理事、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在秘书处全体同志勤奋敬业、踏实严谨、开拓创新地工作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我谨代表协会领导班子向全体会员单位、全体理事和常务理事、各位专家、各专业委员会和秘书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协会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初步成效

协会成立后,研究起草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行业协会业务发展规划纲要》(2013年~2020年),在广泛听取和吸收行业主管部门、会员单位、广大专家和社会各方面意见并经一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发布实施。秘书处据此制定了《2013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年度工作内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既定工作有序开展,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宣传培训全面开展,行业交流不断深化,标准规范编制得到快速推进,可以说协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标准规范编制取得阶段性进展。标准规范的编制是我们规范行业行为的重要基础,协会秘书处经过多次调研,召开20多次专家研讨会,确定了标准规范编制的目标任务、体系框架和工作方案。上海、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6省(市)国土资源厅(局)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等单位,分别牵头负责一个类别标准规范编制的组织协调和部分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来自10多个领域、100多家会员单位近1000人参与标准规范的编制、修订,此项工作已经取得很好进展。

二是宣传培训交流取得良好成效。协会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水平和防范能力,有力提升了全社会对防治工作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提高了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有效应对灾害的能力。举办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相关培训2042个班次,培训4102名技术人员,对于提升行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已成为行业人员接受技术培训的主要渠道。组织了两期地质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会议,200多家防治技术单位、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研讨与交流。协会的交流与培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外大多数企业都依靠协会来促进行业发展,进行相互交流,我们也要更好的发挥协会的这项功能,搭建好这个平台。

三是协会管理制度建设取得实效。协会建设中最根本的是秘书处的建设,遵循“先立规矩、再办事”的原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协会制定了秘书处工作职责、部门岗位职责、公文、印章、财务、车辆、人事等20多个方面的管理办法,经多次讨论、修改完善后经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发布执行,使秘书处所有的工作行为都有据可依,所有的工作都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所有的决策都有相应的制度约束。从一年多的运行来看,这些管理制度覆盖了秘书处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这些规章制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协会章程,切合协会工作实际,起到了很好的规范、约束和引导作用。

四是会员服务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会员单位是协会秘书处的“衣食父母”,协会秘书处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广大会员服务,秘书处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完成了会员单位登记统计工作,逐步开始会员信息的动态管理,着手研发行业会员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在做好行业信息咨询、会员单位变更登记的同时,全面掌握会员单位人员、设备、业绩等情况,指导会员单位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三是研究制定了会员服务手册,开通了协会门户网站,公布咨询服务电话,建立了服务QQ群,为会员单位答疑解惑,给广大同行提供及时交流的便捷渠道;四是研究制定《自律宣言》、《行业自律管理规定》、《诚信档案管理规定》等文件,指导会员单位树立品牌和诚信意识,激励更多从业单位提高技术力量,提升防治工程质量。

二、充分认识防治工作重要性,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

随着局部极端天气条件的频繁出现,地质灾害在世界各国都呈频发态势。西方发达国家也不能完全避免地质灾害,在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单位国土面积人类活动密度比我国低很多的国家,地质灾害都时有发生,前几天美国西雅图泥石流造成一百多人死亡失踪,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叠加极端气候条件,不当建设工程活动等因素,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防灾减灾和行业协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深化对我国地质灾害形势的认识,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是行业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态势依然没有改变。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防治力度,千方百计消除威胁隐患,避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地质地貌复杂,人类活动密集,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广,受威胁和影响人员财产多,且受地震、极端降雨、旱涝交替等影响,地质灾害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现高发多发的态势。三峡库区、地震灾区、西南西北山区、东部季风影响区等重点地区,其防治形势不容乐观,防治任务依然繁重。

二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出重大决策部署,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近5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对地质灾害防治做出百余次批示,仅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多起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出直接批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提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首次,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也是继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中央对防治工作的再一次强调和部署。对于我们来说,大力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做好防治工作,提高防治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三是中央地方和有关方面综合防治力度不断加大。据初步统计,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45亿元开展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国共有29个省、208个市、1179个县设立了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中央地方财政累计投入年度资金约200亿元。经国务院同意,中央财政连续八年每年投入十亿元,支持云南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支持湖北五峰县城、甘肃东乡县城等区域重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此外,重大工程配套的地质灾害治防治工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每年总投入也达到数百亿元。地方政府也逐年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实施了一大批搬迁避让、治理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消除了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保障了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安置带来的地质灾害防治需求增大,投入力度也将持续加大。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也是给我们这个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广大会员单位要在抓住机遇的同时,把握好工程质量,以高度的责任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是协会的成立和发展为行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平台。经过多年努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深入人心,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工程治理等措施得到广泛认可,现在,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高度重视,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自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成立以来,已有山西、甘肃、宁夏、广东、江西、黑龙等6省(区)成立了省级协会,广西、河南、云南等地已进入筹备成立阶段,其他地区也在积极谋划之中。协会通过开展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宣传培训教育等工作,为行业健康发展建立了平台,也进一步提高了行业整体和单位个体的影响力、认知度。协会要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推进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制度,从而规范行业市场,促进诚信建设,实现行业自律。

三、建立完善行业服务体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协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的任务目标,一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概括性地提出建立会员交流服务体系、技术标准规范体系、行业自律监管体系、宣传教育培训体系的核心要求,今后我们的工作就要以此为目标,加快推动协会发展规划确立的任务落实。

一是稳步推进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地灾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不仅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繁杂的组织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形成了全行业单位广泛联系、广泛参与的局面,来之不易。协会秘书处、牵头组织单位、编制单位和广大会员单位,要继续密切合作,协调配合,要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做好咨询服务,严格审核把关,共同推动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协会秘书处要加强与牵头组织单位的沟通联系,完善定期联系制度、工作进展通报制度,实时掌握工作进展、存在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荣誉和一定物质奖励,对工作差的单位也要给予批评、惩罚。牵头组织单位要做好沟通协调、帮助指导、督促检查的作用,确保编制工作进度和质量,必要时可以在网上进行公示,征求意见,以保证标准规范的质量。编制单位是此项工作的核心,要严格落实编制要求,落实必要的人员资金保障,精心开展编制工作。这是一项创行业标准规范精品的光荣任务,更是树行业、单位牌子的良好契机,望各位常务理事、各位理事高度关心、支持这项工作,特别是承担了任务的常务理事和理事更要尽心尽力组织好、协调好。

二是继续做好交流服务工作。协会是会员之家,为会员服务是协会的根本宗旨。秘书处和专业委员会,要把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发展提供有益、有效的服务作为协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协会为会员单位可做的事很多,我们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深入调研,认真研究会员单位需要协会做什么事,协会能做好什么事,并以此统一协会的思想,制定进一步的工作目标,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要创新服务方式和方法,拓展服务领域,积累服务经验,提升服务效能,为会员单位提供切实的指导与支持。会员单位要将服务需求及时反馈给协会秘书处、各专业委员会,为协会业务工作安排提供依据。协会刚刚成立,政府改革也逐渐进入深水区,并没有完全到位,所以协会的各项工作还不能尽善尽美的完成,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都要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发挥好管理部门对协会的支持和支撑作用,“扶上马,送一程”,及时把握并消除本地区防治行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必要的向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协会反映,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各位常务理事和各位理事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联系会员单位,多了解行业发展需求,经常向协会提出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加强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诚信是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更是为人之道、立身处事之本。前不久,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上午,所有到会理事在行业自律宣言栏签下姓名,就代表我们一起宣下诚信誓言,从此开始走上共同创建行业自律诚信建设道路上来。今年下半年,协会将开展行业摸底调查,希望各位常务理事和理事以及会员单位积极配合做好工作,从严管理经费,确保工程质量,不要自作聪明。要发挥行业带头作用,为建立行业自律诚信体系贡献力量。诚信建设是长久大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协会将把行业诚信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建立自律与诚信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制订行业行为规范,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切实提高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积极倡导行业讲诚信、重承诺、担责任、树形象,为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树立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各位常务理事和理事要带头自律诚信,大力宣传、倡导自律诚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到“三严三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用自身的行为带动我们的行业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局面。

四是不断完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是协会的基础性工作,是协会服务会员,扩大行业影响、提升行业地位的重要手段。要利用自身优势,以扩大行业影响、提升行业地位作为协会宣传工作的中心,从提升群众自我防范意识方面着手,向全社会宣传防灾减灾意识。不断优化协会网站建设,拓宽宣传方式,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教育培训方面,目前协会根据行业特点,已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治理等多个类型的培训班,初步建立了培训平台。下一步要深入调研,进一步了解会员的需求,探索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希望各位常务理事和理事多关心支持协会的宣传培训工作,多参与协会组织的交流培训,同时结合标准规范的编制,做好新标准、新规范的培训工作,将这类培训打造成精品课程。

五是进一步建设好秘书处。协会自身能力建设是行业协会生存发展之本,也是协会履行职责,发挥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工作。首先,要加强协会人员队伍建设。协会秘书处是负责协会日常运转的核心部门,是服务会员和社会的窗口部门,加强协会秘书处队伍建设是协会队伍建设的重点。要通过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开展调研、接受培训等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公文办理能力、业务咨询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树立为会员、为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局意识,开拓、创新、求实的敬业精神,勤恳、扎实、进取的工作态度。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协会现有制度体系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也逐渐显现出一些不适合实际情况的方面,如会费标准偏高、新增会员单位加入理事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比例问题等,协会秘书处20多项制度文件在运行中多少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加以修改,使之不断完善。

同志们,我们从事的地质灾害防治事业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加强交流,凝聚共识,关心支持秘书处、各专业委员会工作,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开展群众路线学习,将行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公共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