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做好生命工程 护航三晋大地

来源: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 2016-03-09

    日前,山西省常务副省长高建民在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于泰山,要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特别是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务实有力措施,强化责任落实,抓好三个加强五个转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作为我国的地灾易发多发区和矿业大省,山西省今后将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哪些经验和教训?记者进行了采访。

    开展黄土地灾研究,实现精准监测预警

    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134处,其中特大型37处、大型190处、中型1462处;直接威胁人口超过71万,威胁财产102亿余元;全省矿山采空区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超过3000平方公里,全省矿山开采破坏超过3000个村庄,导致3万眼水井干枯、近万处泉水断流。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针对全省80%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在黄土地区的实际,主动开展黄土地质灾害研究,先行完成了临县、兴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针对全省极端气候频发的实际,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加大与气象部门会商协作力度,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做到了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全覆盖;针对山西是矿业大省的实际,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地质灾害排查调查,认真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地质环境基础资料,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威胁。

    为了强化全省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山西省财政投资3265万元建设省级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投资9499万元开展了县级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全面完成了三川河流域地质灾害调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还会同山西省发改、水利、气象等部门编制了《山西省中小河流域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实施方案》;在全省16条重要泥石流沟设置了30个雨量站,开展了6处重大地质灾害监测示范区建设。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与山西省气象台建立了远程视频会商系统,5年累计发布3级以上预警230次,发送预警短信近100万条,实现了精准监测预警。

    同时,山西省大力推广了太原市、晋中市、晋城市、长治市等地的小规模削坡去土解除隐患工程,通过小额资金投入、小规模工程治理等办法,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威胁。2014年以来,山西省政府把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纳入了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范畴,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编制了《山西省2014~2020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全省共计搬迁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656个村庄、2.7万户、8万人的任务目标。20158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联合省农村人居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的意见》,明确了资金统筹、减免税费、搬迁模式、货币化补偿、用地保障等具体政策措施。十二五期间,全省共争取到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山西省财政5.8亿元、市县财政4.9亿元,累计对威胁严重的378个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与十一五相比,山西省地质灾害发生量下降8%,人员死亡减少17%,直接经济损失降低21%

    抓好三个加强,打牢防灾基础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总规划师袁同锁介绍,全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处于目测手量群众战争层次,全省域的技术监测网络体系没有构建,大型以上隐患点技术监测没有落实,而且因违法建设致灾的态势还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从近5年发生的90起致人死亡地质灾害来看,只有1起发生在已确定并纳入监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上,有70起灾害是由于人为建设活动诱发,有的是因违反规划进行施工建设致灾,更多的是私自削坡取土建房致灾。

    2013713日,长治市潞城市黄牛蹄乡上河村发生黄土崩塌地质灾害,虽然事发前省、市、县3级发布了预警预报,当地乡镇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撤离了受威胁群众,但是由于个别群众思想麻痹,心存侥幸,夜间返回住房,突如其来的崩塌瞬间摧毁房屋,导致4人死亡。

    为了吸取血的教训,山西省2016年起将进一步打牢防灾基础,抓好三个加强。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地灾处处长赵勤正介绍,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市县政府的防治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全民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格局。重点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行政领导一把手负责制,把工作部署落实到乡,把防灾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强化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二是加强对隐患点受威胁群众的宣传培训工作,大力开展进千家入万户活动,实现点上培训,提高受威胁群众的识灾、避灾意识与能力。三是加强对群测群防人员的奖励激励力度,建立奖励机制,做到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同步实施;积极推动保险机制的建立,把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的监测人员和受威胁群众纳入保险保障范畴;落实监测补助,建立地灾防治专项资金,全面落实监测补助发放制度。

    实现五个转变十三五地灾防治蓝图绘就

    219日,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继续以建全建实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为目标,以统筹推进地质环境调查监测与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为主线,做好今后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许大纯介绍,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将把防范地质灾害作为须臾不可忽视的生命工程来抓,打牢防治基础,实现五个转变,将重于泰山的工作落实好。

    ——重点防范重点防治转变。通过详查摸清全省地质灾害底数,因地制宜确定各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思路,将大型以上隐患点工程治理纳入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最大限度争取部、省资金支持,力争十三五期间全面消除大型以上隐患点,减少群死群伤的严重威胁;全面落实中型高危隐患点的技术监控,对暂时无法采取工程治理消除的隐患点,纳入地质灾害监管网络体系,采取实时监测预警;全面推广小额度资金投入、小规模工程治理经验,分步有序消除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

    ——防范为主搬迁为主转变。全省将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纳入扶贫搬迁工作范畴,继续推进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由市县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部门做好灾害威胁农户的确定、搬迁新址土地保障等技术工作。

    ——天灾无责违法问责转变。针对近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大多是由于不良或违法的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包括违反规划施工建设、未配套防治工程、违法削坡取土弃土、过度增加坡体荷载等现象,对因违建引发地质灾害的有关监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原则启动问责程序,既要积极应对天灾,也绝不放纵人祸

    ——审批管理公共服务转变。以简政放权为契机,把日常工作从原来的行政审批模式中解脱出来,依法依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服务管理。完成全省域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客观、准确摸清全省的地质灾害现状,为一线隐患点编制科学的应急预案和监测方案,为受威胁群众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加大对全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的综合分析,开展定量定性分析和技术研究,积极探索和认识黄土地质灾害的特点规律,主动为政府实施决策提供科学的地质环境技术数据。

    ——常规管理技术防范转变。各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将进一步理顺编制体制,构建地质环境科(股)履行日常管理、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承担技术保障、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值守应急的综合防治体系。各市将突破基础防灾技术力量薄弱的瓶颈,依靠本辖区现有地勘队伍,建立完善应急联动、技术支撑、专业防范机制,积极服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立体式监测网络体系,横向综合运用水利、气象、遥感信息,纵向上下联通市、县和隐患点,综合纳入群测群防终端设备和基础调查信息,把日常监测、数据分析、临界判定等结合起来,提高监测监控的准确率,通过技术研判,科学、及时、准确发出预警,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避险。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