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信息公开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2023年理事会工作报告

踔厉奋发 勇担使命 全面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协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 2023-05-08

踔厉奋发 勇担使命

全面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会长  侯金武)

(2023年4月18日成都理事会通过)


各位理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向理事会报告协会2022年度主要工作进展以及2023年度主要工作安排,请各位理事审议。

一、2022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2年,极其难忘、历历在目。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协会理事会引领行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民政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协会商会党委、自然资源部等部委的领导和指导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肩负起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的政治站位。围绕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等相关业务指导部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等工作部署,积极支撑政府重大工作部署的实施,高效服务会员单位,不断强化业务能力建设,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既定工作任务。一年来,我们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刻践行习近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在地质行业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激励和增强了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担使命,为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的信心。我们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行业的广大会员单位和从业人员,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精神等党建工作为统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

       副会长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质灾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为动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克服疫情异常严峻的影响,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组织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17个重点省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工作,-2022年累计建设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2万余处,累计安装雨量计、滑坡位移计、倾斜仪等各类监测仪器设备9万余台,各类传感器约16万多个。几年来,在他们的精心组织下,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建设达到4.5万余处,累计安装各类监测设备21万余台。为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推进,促进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党委工作安排,协会秘书处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自然资源部关于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总体部署与要求,在稳步推进各项中心业务工作的进程中,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一是以党建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先后邀请了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原司长周远波等专家学者为广大会员单位讲授《关于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的关系以及地质工作转型问题》《加强生态修复,建设文明中国》《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乡村振兴》等党课。在政治上、思想上,以及政策方面,为会员单位转型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二是以党建促进和改进科普工作。在全国第14个5.12防灾减灾日期间,协会牵头,联合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自然资源报社、《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等8家单位制作“地球医生教你防灾避险”科普公益云讲堂,在央视频、抖音、哔哩哔哩等多家主流融媒体播出,引发收看热潮。同步衍生系列科普作品作为自然资源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题教材,上线自然资源部承办的中国共产党员网站《灾害防治》栏目。这是协会党建作品首次入选国家级党建平台。三是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探索开展党建共建学习活动。2022年6月8日,民政部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后,协会与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镇宗家营村、门头沟区清水镇龙王村达成乡村振兴共建协议,同时探索党建共建活动模式。四是抓好常态化学习实践,提升协会整体意识形态素养。协会秘书处党支部通过微信办公群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重要回信等40余次。召开8次党支部委员会,研究讨论协会《“十四五”业务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等有关问题。组织开展《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等主题党日活动10次。以常态化学习实践为抓手,有力促进了秘书处职工的政治素养。

(二)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及时为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有效服务

        2022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北方地区普遍多雨,南方多省份局地短时强降雨和旱涝急转现象突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复杂。

        广大会员单位,按照自然资源部、省(市、区)等各级人民政府关于地质灾害工作部署,无论是基础性、公益性1:5万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普查核查,风险防范区划,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还是地质灾害普适性监测网建设,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汛期地质灾害风险防御技术指导驻守驻防。都能不辱使命,勇于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承担完成了大量的技术业务工作。

        据2022年度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5659起,其中,滑坡3919起、崩塌1366起、泥石流202起、其它地质灾害172起,分别占总数的69.3%、24.1%、3.6%和3.0%。造成106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5.0亿元。与2021年相比,2022年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分别增加18.6%、16.5%,直接经济损失减少53.1%;与2016—2021年平均值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12.9%、52.0%、 53.1%。

        2022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精准施策,也凝聚了广大会员单位无数从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兢兢业业。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专业技术人员,2022年,以高度的责任心,克服疫情造成的影响,全力支撑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支撑编制完成《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地质安全支撑服务平安中国战略总体设计(2021—2030年)》。全流程支撑2022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开展全国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风险区划,编制完成全国1:100万尺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图、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试点编制完成重庆市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和保险区划图。指导1067个县完成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全年制作预警产品421期,完成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及灾情月报12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季度预测4期、月度预测12期、重点时段预测10余次。协调完成52次重大预警响应与应急救援技术支撑任务。支撑编制《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指南》。牵头开展甘肃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专项论证和技术指导,开展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和盐津县地质灾害搬迁论证技术调研。探索形成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指南,初步建立了镇安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闭环管理“十化模式”样板。

       2022年,四川省先后发生了 “6.1”芦山地震、“6.10”马尔康地震以及“9.5”泸定地震。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九一五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等会员单位,立即派遣应急抢险队伍均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参与相关的灾应急排查治理等工作,为灾区的应急抢险及灾区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9.5”泸定地震震后地灾应急排查工作中,四川冶勘设计集团在传统地面实际调查结合无人机低空航摄方式的基础上,对整个泸定地震重灾区实施了机载LiDAR及同步光学影像遥感详查技术,形成了“天空地”一体化的“三查”体系,并新识别80余处高位隐蔽地质灾害,充分发挥出了该公司机载LiDAR在快速精准识别高位隐蔽地灾隐患上的优势,为灾区有关政府部门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驻川的会员单位还积极参与到当地地灾应急排危及治理的任务中,针对震后突发的具有较大威胁的灾害点迅速展开应急勘查、设计及施工等工作,为消除地灾隐患、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尽快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陕西地矿集团下辖的会员单位充分发挥应急救援支队技术优势,发挥功能性技术型国企作用,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技术支撑服务。2022年,会员单位先后向62个县市(区)派驻148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三查”2048次,应急调查、排查、巡查2496次,应急处置321次,宣传培训888场、应急演练1003次,隐患点认定与核销255处,监测预警2282次。

       集团公司下属的会员单位陕西地矿物化探有限公司,2023年2月23日,应急排查队监测预警中心值班人员通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巡察发现,安装于西安市临潼区斜口镇白杨树村(地灾崩塌监测点编号610115020064,野外编号LT0151)的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仪器设备传输回的监测数据异常,疑似现场地表发生变形,分析判断有发生崩塌事故的险情征兆。监测预警中心立即派出应急调查组对该崩塌体普适型监测仪器运行情况和崩塌体稳定状态进行现场调查,发现崩塌体东侧局部出现约1米的裂缝,处于崩塌临界状态,应急调查组及时将这一险情报告给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临潼分局,随后相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并紧急疏散受威胁群众。2月24日12时37分,该崩塌体发生局部崩塌,造成4户居民受灾,3间房屋被掩埋,多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由于人民群众及时有效得到疏散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此次准确预警,是监测预警中心地灾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安装项目成效的具体凸显,在防灾第一线快速、科学、高效地预判险情,及时做出预警,从技术上协助政府作出科学应急判断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贡献地矿人的一份力量。

        2022年8月5日、9月9日,延安市安塞区砖窑湾镇贾居村后坡体、宝塔区姚店镇安沟门村先后发生了滑坡崩塌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集团下属的908环境地质有限公司延安支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应急调查,并迅速划定危险区,提出相应的应急防治措施,协助有关部门迅速有效地处置了灾情。

(三)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持续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有效服务

       2022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双碳”目标对能源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我国提出“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的新节奏,坚决抑制“运动式”“一刀切”的减碳模式。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对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作出了整体部署。加上此前6月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共同构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这是我国全面推进国家‘流域系统保护与治理’法治化的又一生动实践。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针对黑土资源调查和监测、科技支撑、数量保护措施、质量提升措施等方面作了规定,通过制度设计更好地稳住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国家公园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涉及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责任追究等多项制度创新,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与保障。202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凝聚起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力,集中展现了人类在探索与自然相处之道上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我们协会相关会员单位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做贡献。

        2020年8月,木里煤矿非法采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尽快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青海省政府编制了《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3年)》,并于2020年8月启动实施。副会长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组织所属的有关单位承担起了这一具有世界难题的艰巨任务。木里矿区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是目前我国在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开展大面积矿山治理首例示范性工程。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所属会员单位,面对工程区位于4200米的高海拔地区,气温可低至零下34摄氏度的施工环境,针对7个露天采坑、11座渣山,以及地貌景观破坏、植被破坏、冻土破坏、土地挖损压占、水系湿地破坏与采坑积水等九大生态问题。以“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景观融合、贴近自然”为出发点,按照“一坑一策、水源涵养、冻土保护、生态恢复、以水代填、资源储备、分区管控、依法依规、经济合理、创新支撑、实现生态保护与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与资源保护有机结合”和“地质+生态”、自然恢复+工程治理的综合治理思路,因地制宜,一坑一策,建立“三工程一保障”综合治理体系,即采坑整治、边坡与渣山治理和保留采坑积水形成的高原湖泊或水系修复重塑三类工程措施。先后投入160余名管理与技术人员,1500余名施工人员,累计投入各类机械设备600余台(套),各类物质材料15000余车次。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工作,圆满完成了既定的修复工作。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以煤炭生态地质勘查理论为指导,将实验室搬上高原大地,创新研究形成了适合高原高寒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五大关键技术,解决了世界高原高寒生态修复治理的难题;创造性建立了两种具有高原高寒特色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创造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一个奇迹。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对行业发展具有引领、示范和重要带动作用。

       会员单位山东土地集团以生态治理为本,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方式,实践创新了“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土地综合整治”的生态修复模式。通过造地、增地、优地,盘活低效用地,有效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山东省矿山资源禀赋,挖掘矿山生态修复需求,积极开展全省历史遗留矿山修复,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空间。集团成立以来,累计为山东省政府提供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183亿元,土地类项目累计投资约300亿元,提供土地要素保障约19万亩,其中补充耕地约14万亩,增减挂钩节余及工矿废弃地复垦指标约5万亩。按照“政府引导、国企参与、景观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山东省东平县创新开展矿山生态修复业务,将矿山生态修复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未利用地整治有机结合,既修复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耕地,同时引入了一系列高价值农产品,盘活了闲置和低效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整平、客土回填、灌排设施配套、农田防护等工程措施,新增耕地约500亩,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性状,促进农田生态良性循环,实现高效农田生态系统。助力东平县旧县乡人民政府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代表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格局。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引入现代农业企业,构建农民与企业联合经营模式。规划建设蓖麻种植基地,周边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将基地集中分片化包给入股农户进行管理,村民有保底土地分红、劳务工资、所管地块收益分红等多种收入。既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又让“农民变股东”“土地变资本”,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常务理事单位湖南中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藤立方”生态修复成套技术,秉承“以自然的方式恢复自然”的新理念,瞄准影响国计民生的生态环境焦点问题,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绿色治理关键技术和专项技术攻关、新工艺研发、技术应用与推广,广泛运用于高陡岩质边坡、荒漠与石漠化、城市立体绿化等修复治理领域,目前已在湖南、广东、贵州、内蒙古、江西、福建、湖北、河北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打造了新时代生态环境地质业务体系,推动了我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全过程向绿色化发展和延伸。在服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农业农村、环境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副会长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山西冶金岩土工程总公司实施的沁河沁源段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依托沁河沁源县段流域的水源涵养、山水格局、土地利用等现状背景,全面开展源头保护工程、河道防洪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开展河道淤泥疏浚40多公里、生态护坡主槽防近9公里,新建堤防护岸约11公里,沿线水源涵养林及生态绿化工程1566亩,两侧滩地内设置9处表流湿地,面积近26万平方米。通过系统治理修复,逐步恢复河流的自我调节和净化能力,构建城市森林绿色屏障,恢复和提升沁河生物多样性,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持续高效的沁河流域生态防护体系,重现“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生态盛景。

       常务理事单位四川冶勘设计集团,针对重钢高速线材厂原址土壤及地下水砷、铜、铅等重金属污染,以及多环芳烃类等有机污染修复问题, 联合相关单位采用“水泥窑协调”和“堆体热脱附”处置技术,修复土地200余亩。既有效修复了土地,又实现了废料资源化。在场地水土污染修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四)强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避险能力

       2022年,随着协会业务工作持续深进,我们顺应政策走向,继续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开展系列公益性活动服务,力图以公益促凝聚,以公益促发展,以公益促转型,会员数量逐年递增,行业关注度普遍提高。协会围绕自然资源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应急管理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生态环境部土壤污染治理等工作部署,结合会员实际需求,组织各类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活动。启动申请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团体会员计划,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科普工作纳入国家科普序列,目前已完成初次材料审核。召开《中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基地管理办法》《中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基地管理办法》《地质灾害科普教育基地推选办法》研讨会。配合中核长沙监理公司完成建设中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基地相关工作,赠送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读本4万余册。

       开展2021年度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评选。在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的指导下,联合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等单位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了2021年度成功避险十大案例评选活动,共评选出30个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按照评分又从中选出十大典型案例。举办“5.12”防灾减灾日科普公益云讲堂。5月12日上午,殷跃平等10位知名专家的讲课通过央视频号、地灾瞭望B站和抖音同步对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云讲堂进行直播。累计当日总观看量和参与人数约100万人次。举办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指导,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主办的科普中国专家沙龙系列活动——生态系统碳汇科普创作与传播方法主题沙龙,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等相关领域的5位科学家,发表精彩主题报告,线上线下参与人数1000余人。围绕全年科普活动,积极衍生一系列科普作品,成功避险案例视频2022年12月底上线推广宣传,并首次作为党建作品展示在中国共产党员网站。粗略统计,2022全年普惠科普公众人数100余万人。尽绵力,图久功,窥滴涓之需,以期回馈千顷澄碧。

       “新媒体”如雨后春笋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促使我们与时俱进调整着行业窗口宣传的动作。2022年协会依托网站、微信公众号,增设融媒体宣传,开通了B站、抖音和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形式,丰富新闻宣传层次。全年共发布各类报道1400余篇,网站日均访问量2600余次。微信公众号单日新增人数460余人,最高日浏览量达4.2万次,总用户数17000余人。《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质量显著提升。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和《学术精要数据库》高影响力论文名单公布结果,影响因子显著提升,334篇论文获评高影响力论文。《学报》影响力指数在全国地质学学科105种期刊中排名第47名,较上一统计周期提升了3名。期刊复合影响因子由上一年度的1.684提高到2.573,增长了53%。

(五)跟踪行业业务发展需求,不断夯实行业技术进步基础

       为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保护、技术装备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专家群体的智囊作用,2022年2月,为进一步落实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精神,根据《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完成了专家指导委员会,地质灾害、生态修复、技术装备三个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组成,共确定地质灾害专家委员会专家220名,生态修复专家委员会专家207名,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专家98名。涉及地矿、有色、煤炭、核工业、冶金、化工、建材、水利、水电、航天、交通等几十个行业411家单位(其中含37所大学院校)。专家委员会名单已在2022年12月22日《中国自然资源报》上公告。专家委员会将主要作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领域的重要参谋、智库,负责对行业发展提出建议,跟踪行业动态并提出分析、建议和对策,指导行业发展过程,收集有关行业需求,参与行业各类活动的组织策划等。

       企业是行业的主要生力军,2022年,我们继续问需在线,与时俱新,在开展常规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关注实时动态和行业技术前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培训工作。一是紧紧围绕地质勘查管理司、生态修复司中心工作,紧紧围绕会员单位业务需求设置培训课程,邀请授课老师,为会员单位转型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按期完成了全年培训任务。举办培训班13期,受疫情影响均为网络培训。其中3期新技术新方法培训,3期地质灾害治理业务培训,5期生态修复业务培训,2期贯标培训,共培训学员4890人。三是完成培训电子证书管理与查询系统建设。 “电子证书”包括用户管理、证书信息管理、证书模板管理、外网证书查询及与教育培训系统的接口对接等模块,经测试基本符合开发需求,已上线使用,学员反馈使用情况良好。

       2022年,行业标准规范建设工作作为协会成立以来的重点工作持续被推进,随着行业深入发展,不断调整修订体态模式,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发展。共编制标准规范12项,其中地灾防治类3项,生态修复类10项,目前均按进度修改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类团体标准》,得到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应急管理部领导的对协会团体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的肯定。启动《生态修复团体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工作,明确了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建设思路。持续跟进《突发地质灾害预警响应技术导则》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要求》等10个标准规范的审查出版发布。同时,积极走访调研,收集省级协会及相关会员单位对团体标准应用及生态修复体系搭建的需求及意见。

        经历了为期4年的组织编撰完善,2022年中《中国地质灾害防治指南》大型工具书在北京通过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领域专家、高等院校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审查验收。来自自然资源、住房建设、矿山、水利、交通运输、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生产一线等多领域百余名专家,对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理论现状和我国数十年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探索与创新,内容涵盖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6大灾种的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勘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工程、工程监理、应急响应和公共管理等,系统集成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最终版本全书90余万字,是一部符合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国情、权威性的指导性工具用书。目前已进入出版社编辑加工、审稿、校对等阶段,预计2023年上半年出版发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理论技术方法和管理》有序推进编撰。共召开编制研讨会20余次,函审1次。经过多轮的修改和对接,目前书稿已通过地质勘查管理司的审查,待进一步优化完善,校对出版。《“两山论”指导下的矿山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课题,目前已组织召开了项目审查会,如期完成了修改,并交付出版社校对,预计2023年2月出版。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们积极响应民政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制定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助力乡村振兴方案》并经过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召开了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协会参与乡村振兴的意义、实现路径与目标方向。开展了会员单位参与乡村振兴承担各类项目的调研,已收集会员单位提交的197项工程,进行分类汇总和内部交流,以期更好地发挥会员单位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更好地服务会员,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六)持续推进能力建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牢固

       2022年我们搬迁新址,改善秘书处办公环境。关注疫情抓防控,确保全员“零感染”。领会精神抓学习,打造学习型秘书处。一如既往地全面做好各项支撑与服务。这一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面对更名和为政府支撑、会员服务新需求,面对业务快速转型发展新挑战,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在民政部、中央和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党委坚强领导下,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总体部署与要求,提升支撑服务能力,持续推进行业进步,努力推动地灾防治、生态修复协同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全年工作可圈可点。

       为助力提升地质灾害能力建设,满足矿山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围绕地质灾害隐患信息、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知识服务、经验交流、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建设理论与技术方法等方面开展相对全面的系统研究,发挥协会作为桥梁纽带的平台优势,组织相关单位开发地灾防治微信小程序和生态修复移动客户端,两项工作自2022年前后启动,线上线下讨论论证20余次,经历了确定系统需求、开发方案,完成架构搭建和基本功能开发,需求页面优化、整体测试、系统验收等多看轮次全流程系统检测,正式上线运行。两项信息产品的研发,在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方面,有助于展示行业活力,促进会员信息共享,提供专业人员工作便捷,实现数据跨行业共享,对社会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灾意识和生态保护自觉。

        2022年,完成了诚信体系系统几轮的测试、修改、再测试、再修改,多次召开现场会和视频会,目前该系统测试完毕,已更改了《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及说明》,草拟了会员单位《填写操作手册》,下一步拟多渠道收集行业各类信息,加强与国家信用平台、业务指导部门、省级业务指导行政部门的联动,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加快构建信用指标体系和红黑名单制度,关注资质管理、工程质量、招标投标、专家信用、会员企业诚信承诺活动,推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为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治理能力贡献力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行业发展存在相应瓶颈,如何在经济转型期引领行业。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特别是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经济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步伐不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不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不足,部分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三是协会秘书处自身建设仍需加强,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服务行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我们将直面问题、正视差距,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提出消费体系建立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持续推进重大领域补短板投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要素市场配置水平,优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以及推动应急能力建设等诸多领域与我们的行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国内经济体制的逐步调整,市场需求比重不断变化,地勘行业体制改革也在进入攻坚期,集团化、专业化方向改革步伐加快,地勘单位进入高速变化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体系建设给行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如何加快转型,整合资源,在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上发挥作用,更好地支撑业务指导部门实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总结成绩,找出差距,构建新机制,迈进常态化管理,为适应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是我们引领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协会更名后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平台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做好支撑服务。紧紧围绕业务指导部门工作部署,聚焦会员单位发展需求,借助国家重大工程,构建产、学、研、用协作创新模式;集成重大成果,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技术交流、教育培训等资源,促进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应用,赋能行业转型发展;加强标准规范、诚信体系、科普基地、信息平台和融媒体建设,提升行业整体能力和技术水平;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严格“八项规定”,做到廉洁自律。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办事效率和支撑服务能力,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社会组织新作为、谱写行业远景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1. 坚定不移地以党建工作为统领,确保行业正确发展方向

        坚持党建引领,确保行业发展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坚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关于地灾防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实际,完整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会员单位要按照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按照所在党组、党委或党支部关于党建工作具体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业务工作,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决策部署在行业的全面落实。确保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民政部关于社会组织工作部署和要求的全面落实。

       通过党建推进,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和叮嘱讲到哪里,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刻认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行业的新要求;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剧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大背景,以及地勘单位改革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等种种因素,对行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同时,更要正确认识到奋进新征程,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地质安全,党和国家对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新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持续推进《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等,对促进行业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

       二是协会秘书处要持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强化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按照中央党委、政府工作思路和总体要求,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党的政策法规等为重点,继续开展学习交流、学习讨论。不断提升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建工作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提倡秘书处在行业发展、科技创新、业务提升和会员服务中的标杆示范作用。 坚持守正创新,选择2个会员单位党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政治学习活动,及时交流会员单位党建工作经验,大力弘扬防灾减灾、生态修复一线人员的敬业奉献精神。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从政治高度谋划做好支撑与服务,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二)聚焦业务指导部门工作部署,努力做好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

        主动对接自然资源部等业务指导部门需求,更好地支撑业务指导部门实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的推广。根据政府的需求导向,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书稿编著、人才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有序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理论技术方法和管理》编撰工作,修订完善,确保2023年上半年出版发行。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应急管理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生态环境部土壤污染治理等工作部署及需求,充分发挥第二届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智库作用,积极调动会员单位参与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动性,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类培训,承上启下,起承转合,为行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和知识储备,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三)扩大门户网站综合功能,活用新媒体,搭建共享平台强化科普知识宣传力度

       信息化建设是行业数字化转型起点,激活已建成信息系统是下一步工作重点,装备之家、典型案例、技术推广和科普宣传是推进行业进步的平台,通过扩大门户网站综合功能,激活数据化在专业咨询、行业分析、合作交流、典型案例、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直观作用。加强微信公众号、地质灾害小程序、矿山生态修复app日常管理维护,以提高点击率为目标检验工作质量,补充完善相关内容。完成装备之家典型案例技术推广科普园地专栏的页面优化,及时更新和努力丰富4个专栏的信息量,及时反映会员单位行业工作动态,大力宣传会员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开展业务系统数据动态展示,系统使用过程中,收集会员单位基本信息、培训人员信息、即将启用的信用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微信小程序和助绿APP收集行业信息、隐患点信息和生态修复点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动态展示。

       以推进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团体会员为契机,加大科学普及力度。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5环境日开展大型公益活动,开展全国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十大案例、典型案例征集、推选,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云讲堂”等重要主题日的公益示范性活动。创新性打造辨识度高,具有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的科普论坛、科普沙龙等。以十大案例评选为切入点,在收集案例素材时增加案例提交内容板块,例如增加案例中所使用的新型装备、案例中涉及的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同时和参评专家保持联动,面向科普对象,挖掘实际案例中科普亮点,整合现有资源,制作科普产品。

(四)发挥平台优势,提高服务会员能力

        以会员之需为需,为会员解燃眉,提诉求,注行动,潜心经营业务服务能力,打造会员满意、政府放心、社会认可的“会员之家”。

        一是秉持“服务第一”理念,不断提高服务会员基础能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调研走访,了解和掌握政府主管部门、会员单位的需求。以会长、副会长为负责人,组成若干个调研组,分不同专业(区域)开展调研活动。全年调研活动不少于10次。注重收集整理日常工作(电话、网络)或调研座谈中会员单位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每季度对意见或建议梳理总结。做好会员单位的诉求处理等回复工作,提高会员单位满意度。培育发展新会员,每月及时核对、统计并完善会员管理数据库,制作会员单位日常咨询入会、会费和增补理事、常务理事等热点问答的范本。做好“三个一”服务等工作。继续做好向会员单位赠送每期2册《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会刊、赠送新出版标准规范一部、免费一人次培训等“三个一”服务。开展会员单位资质申报咨询引导、完善会员单位资质档案信息等常态化服务。

       二是发挥平台资源优势,做好技术支撑提升服务质量。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瞄准业务创新方向,关注科研院所原始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聚焦会员企业中“专(业化)、精(准化)、特(有特色)、新(引领行业)”的“小巨人”和“隐形冠军”,搭建协同技术创新平台,组织开展创新孵化行动,聚焦会员单位中“专、精、特、新”技术成果,确定若干个重点方向,力争在研发排危技术装备、应急处置技术、绿色防治技术、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等技术方面有新突破,形成整装成果,提升支撑服务能力。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行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社会组织科技奖评选工作。拟与北京中关村智连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协办第二届灾害感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加快推进科技奖评选进程。

(五)顺应行业动态需求,继续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适时提供业务规程规范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进一步对接三部委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标准化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团体标准建设任务。共同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两大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标准规范体系常态化修编计划,启动第一轮标准规范的修订工作。开展技术装备标准规范调研,召开相关单位和专家参加的技术装备标准规范编制研讨会,进一步理清技术装备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思路,奠定顶层设计基础。完成《中国地质灾害防治指南》出版发行,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理论技术与实践》印刷出版。做好《“两山论”指导下的矿山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的出版发行,并向会员单位赠阅。持续当好出版社和主编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协助服务好发行前最后的沟通校对,并做好以上成果的推广与交流培训。加强团体标准自我管理,完成已发布标准信息登记,开展良好行为评价,促进行业转型发展。

(六)完善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自律能力,确保行业有序规范健康运行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国发〔2014〕21号(2014---2020年)的通知精神,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为重点,加强与国家信用平台、业务指导部门、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联动,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为依法行政、市场监管提供支撑,严格遵守《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开展信用信息数据的填报工作。通过多渠道面向地灾防治和生态修复行业企业展开信用信息采集,信息收集分析、建立诚信档案,加快构建信用指标体系和红黑名单制度。结合治理工程建设,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对会员单位获奖项目、发明专利、先进实用技术等,有针对性的向社会推荐,向主管部门推送,推动优秀技术成果的适用推广。构建信用指标体系和红黑名单制度,关注资质管理、工程质量、招标投标、专家信用、会员诚信承诺等活动,推动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工程质量提升,为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治理能力贡献力量。

(七)创新优化行业人才培育内容形式及技术交流模式

        瞄准行业发展关键技术,把握会员单位发展需求,赋能会员企业科技创新,增强会员企业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共性技术、成熟技术、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排危技术装备、绿色防治技术、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地质灾害资质管理等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类培训与交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贯标、地质灾害领域、生态修复领域培训,积极与广大会员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对接合作,全年举办2次大型、4次中小型学术交流活动,举办15期技术业务培训班。

(八)整合要素,优化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整合要素,优化资源,特色互补,当好桥梁纽带、汇聚各方力量。动员会员单位参与乡村振兴各类型的重大项目工程。举办乡村振兴工作交流会,组织广大会员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对接与合作。把握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定期邀请专家为会员单位进行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工作指导,引导会员单位承担各类规划编制与实施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定期对重点工程项目开展深度走访,落实社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会员单位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项目调研,开展“防灾减灾与美丽乡村”文化行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完成中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基地(湖南馆)建设。

(九)进一步加强秘书处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支撑服务能力

       面对地勘单位体制机制改革业务转型升级日趋加快、协会更名圆满完成的新形势,加强协会秘书处自身建设直接事关协会公信力、凝聚力、感召力,关系到行业自律有效推动与行业健康发展,在保障协会日常工作有序运行,加快推进秘书处工会建设、认真做好新办公区运营维护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一是保持政治站位同步,打造政治素养过硬的人才队伍。加强业务学习,打造学习型秘书处。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并结合协会发展计划,梳理对照秘书处各项工作,为顺利开展社会组织评估活动和广大会员单位做好支撑与服务。

      二是坚持业务学习,拓展纵横学习交流模式,提升跨界融合综合业务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大讲堂”活动,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拓宽干部职工工作视野,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组织开展社会组织评估活动,根据《关于协会评估有关材料准备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部门责任、夯实协会管理基础,制定实施具体实施计划。通过参与评估找出短板,制定整改计划,实现顶点突破,不断磨炼干事创业的本领,确保评估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随着协会工作的不断拓展,协会规章制度修改完善一直是秘书处重要任务之一,秘书处一方面要完成协会已有的若干办法的修改完善。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秘书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健全完善,依靠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促进秘书处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结语:

        各位理事、同志们,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伟大时代呼唤伟大奋斗。当前,我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重大,肩负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积极开拓生态修复事业新局面,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篇章填墨加彩,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2023年4月18日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