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景区(一期)地灾治理工程通过初验
日前,由四川省地矿局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九寨沟景区(一期)8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通过专家组竣工初验,工程总体质量达到了工程设计目标,从而为九寨沟的安全运行加上一道“保险”。
据悉,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给景区带来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三大类型的地质灾害。根据灾后重建中期项目调整规划,九寨沟景区地灾治理项目共170个,分三期治理。其中,一期89处地灾治理工程于2018年4月开工,分4个标段。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通过多源遥感监测和实地科考发现,九寨沟核心景区的植被生态景观已逐渐恢复至震前水平。“补妆”后重新开放的九寨沟提前就售罄了国庆前六天的门票,“天堂九寨”的美艳重回人间。
据了解,九寨沟景区因其特殊性,好比在珍宝上雕刻,修复十分考究。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在景区施工的现场工长周平介绍称,针对黑角桥左岸崩塌治理,工程宽约300米,相对高差约130米,坡度80度以上,面积约8400平方米,且紧靠入沟公路,直接威胁行人、车辆安全。施工过程中,崩塌区拼接主动防护网时,在有树木的地方留出空间让树木从网里伸出来,既保留了原坡面大量植被,又避免了大量清理树木给行人和车辆造成危险。
同时,“把地灾治理工程建成景点”的理念在华地公司项目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下季节海公路边坡上部崩塌治理工程是一期地灾治理项目中投资额最大的治理项目,也是九寨沟景区地灾治理的控制性工程。该项目采取“棚洞+桩板拦石墙”方式进行治理。但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方面,现场技术人员还真动了不少心思。工程施工从2018年4月开始,到了10月中旬,工地平均温度仅4摄氏度左右,而混凝土内部温度很高,无保护施工很可能造成开裂、迸口等质量问题。“每浇筑一段,就用塑料薄膜和棉絮覆盖,尽量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华地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王涛介绍,这样施工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该项目的最大亮点是在棚洞紧靠下季节海的一侧,立了61根桩,做成一个个小窗口,不仅治理了地灾隐患,还将形成新的游览点,给游客带来看海景的新体验。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九寨沟遭遇两轮大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初具规模的治理工程成效初显,拦蓄了大量的崩塌和泥石流冲出物,确保了沟内村寨和道路的安全。竣工后的项目在今年汛期也发挥了良好的防灾减灾作用。
来源:中国矿业报
编辑:铁亚琪
审核:李梦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